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与来历?
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习俗 :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年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年”、“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号,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2、元宵节:元宵节的由来是古代传说。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4、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明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中国的节日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如除夕、元宵、端午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
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有历史上的岁时文化,汉族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三大部分;涉及领域也很广泛,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标签: 节日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