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怎么做?
非常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哀公十一年》,其意就是: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
郭嘉,三国时期曹操帐下重要谋士。曹操对他非常器重,言听计从,即便是在病中,也“问疾者交错”,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图片,来自网络)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有着自己的择主和果断,不事袁绍而转投曹操。他认为袁绍优柔寡断,外宽内忌。正如他著名的《十胜论》所阐述的:“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之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图片,来自网络)
官渡之战,正是郭嘉这篇著名的《十胜论》,为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础。袁绍死后,为斩草除根,郭嘉又“遗计定辽东” ,促使曹操彻底剪除了袁氏势力。郭嘉在曹操消灭袁绍势力和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居功至伟。
郭嘉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良禽择木而栖”字面上理解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鸟都有自己的选择,更何况人,一个价值观正常的人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或者跟对好领导。禽鸟可以选择树木,但树木却不可以选择禽鸟;树木可以不需要禽鸟,但禽鸟离不开树木。
这个简单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这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一个需要与被需要的区别。选择很重要,一旦选错可能会直接导致走上不归路,选择对了当然不言而喻;被选择的人责任更是重大,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认识和评估,否则就是误人子弟。需要与被需要的区别,《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聪明绝顶,才智堪比乔致庸,为乔家的生意兴隆立下汗马功劳。可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娶乔致庸大嫂,从而获得乔家一半家财,被乔家扫地出门。简单几句话,孙茂才成就了乔家,同样乔家也成就了孙茂才,孙茂才离开乔家这个平台什么也不是。
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贤臣择主而事。
根据自身(个人、家庭、国家)综合状态分析当下或将来需要做出的最佳选择,或跳槽,或转行,或改籍。
或者说做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墙头草。
当然前提是你具备某一方面能力为‘良’...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谚语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因卫国政治腐败,自己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开。当时卫国的当权者孔文子准备出征,想听听孔子的意见,孔于说自己只懂得礼仪,不懂得打仗。并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因而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说。
[谚语〕原意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有才德的臣子会选择自己该效忠的主子.
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但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良禽择木而栖”并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贤臣择主而事”工作和单位,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天不努力,明天找工作”应该说有特长,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可以发挥作用。是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打铁必须自身硬”先要让自己值钱,展示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 ,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仁的认可。怨天尤人,只能说自身无能。虽然靠一时的溜须拍马,博得了领导和同仁的信任,但是时间长了,终究会露出破绽。
呵呵,这个问题问的好。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过选择决定而已。
决定是为果,那么必有决定之因,选择之因即是问题~如何做。
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择木而栖也好,择主而事也罢。都有选择本身的目的。
目的本身而决定了选择方向,有了选择方向,就有客相对的目标。那么接下来就是考察。
考察通过明主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如跟对老板能不能提高我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是目的,跟对老板是选择。如三国,庞统,诸葛亮,许攸,司马懿等。庞统只是多年待价而沽,就是没有寻到可以让自己得到发展的良主。诸葛亮被刘备相请三次,为看其心诚。许攸选择庸主(袁绍)而满腹计谋而无法施展而转投明主(曹操),曹操请司马懿出山几次未出。试问这些贤者为何难请?以至如此倨傲?
并非贤者倨傲,而是时机未至,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无法做出抉择。
综上所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均要考察最适合自己的主子和时机。包括主子的人品,胸怀,智慧。兵员广袤,将帅多广,谋臣多少,智者多无等等,都在考察之例。
结论:
从良主而成就自己。择良主必先察之。
三国演义曹操为定辽东,于途中病故的是谁?
郭嘉。
郭嘉(公元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在曹操出征辽东时候,病逝于途中,年三十八岁。
郭嘉死时,留下遗书,内中写明了平定辽东的计谋。曹操按计行事,轻易的平定了辽东的叛乱,所以有郭嘉遗计定辽东的说法。
为定辽东于途中病故的是郭嘉。
在乌丸之战中,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班师回朝的途中,郭嘉因水土不服和舟车劳顿而生病,最终因病逝世。曹操对郭嘉的离去痛心不已,世间再无郭祭酒。历史上对郭嘉的评价很高,称其为“三国第一谋士”。
病故的是曹操的谋士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
郭嘉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好结交英杰之士。壮年拜官司徒府。[36]后经荀彧推荐,任曹军祭酒。官渡之战前,向曹操提出平定北方地区的战略,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官渡战胜后,诸将惧怕刘表偷袭,郭嘉断定其只能空谈,不足为虑。建安十二年(207年),为曹操北击乌恒划策,大获全胜。[35]同年郭嘉病死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享年38岁。[37]
途中病故的是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标签: 郭嘉遗计定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