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具体是什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只知道在我们扬州左右地区,以前听老人们说,阴历6月初6日,是一个吉祥如意的节日,三夏大忙结束了。在一个农忙季节里忙来忙去,顾不着吃喝。正好6月初6日又是大暑时候,家家户户在家洗洗晒晒,有时间包一饨交子吃吃,也是一家人团团圆圆一年中期的时候。因此,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据体一定要说明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就是家家户户高兴而以,吃交子![呲牙][呲牙][呲牙][耶][耶][耶]
至于说农历的六月六日是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我认为是。因为它虽然不如汉唐以前流传至今的节日之久远,面积之广。至少它也是从朝廷传入民间的,只不过朝廷没有宣召懿旨罢了。
据说宋真宗登基之前梦见有仙人送他一本天书,说是让他做皇帝,果然几天后的六月六日即位,真宗大喜,深信不疑。并称为六月六日这一天为天贶日。后来在泰山下建一气势宏伟的天贶殿,以示纪念,由于真宗赵恒的虔诚敬仰,于是民间也有跟随之意。
六月六日的节日它和浴佛、七夕、中元等传统文化节日基本一样,不是全国性的,影响力较小。它不如上元、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那样影响至深面积之广。
要说六月六日的这一节日的起源与盛行,就不得不说与大文学家佛教家吴承恩有关,他在《西游记》里描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百余部返回路过通天河时,等了十年之久的老龟,见唐僧取经而回,却不遵守承诺,搪塞行事。老龟翻身做法将其经书倒入河中,急切忙于打捞,但还是经书俱湿,上岸急忙石板晾晒。故有晾经石之说。
由于作家吴承恩所描写的通天河在西藏地界,所以现在通天河流域及多地有磊桑晾经石、挂经幡敬佛祭河。
这样看来六月六日节日的影响力还是和明代《西游记》问世后有很大关系的。
就按民间习俗称呼来说,大多都是说"晾经节",大西北有说"翻经节",(据说安徽还有其它说法)有几人称呼"天贶节"的!古人的故事有时会有些牵强附会,这是我们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另外,农历的六月六日这一天,正处于天气潮湿的季节,所以人们在这几天又会把一些衣物被褥等物品进行晾晒,以防发霉、生虫。
我想,这是不是大文学家吴承恩的构想,有意写作。
这种现象,蕴藏着的气息,也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我认为六月六日也是传统文化节日。
六月六,看谷绣。这是中原一带的农谚,如果地里未种夏收农作物(麦子,油菜等),便可种置春谷(春天播种的谷子),到了阴历六月初六,就可以看到地里谷苗可以吐穗了。当农民看到地里的谷苗吐穗时就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情格外兴奋!总想庆祝庆祝!便把这一天定为一个欢乐节日,也没有另外起节日的名字,俗称“六月六”。
到了六月六,家家要改善生活,做些好吃的,全家欢庆那即将到来的秋收!吃什么呢?还有一个谚语:六月六,吃羊肉。即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买羊肉吃。越到天热的日子越容易受凉,人们怕热,伏天爱吃冷食凉菜,受凉后胃难受,吃些羊肉暖暖胃很有必要,所以人们便将六月初六定为一个吃羊肉的节日。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不过节是不会吃白面和肉的,平时吃都吃不饱,以致天天盼过节,过节吃好饭!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整天盼过节吃好的了。但每月的节日还是记得很清,尤其是农村,节日的气氛最浓!
标签: 6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