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农历是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内容很丰富,至少包括三种历法:
1.太阳历,也就是阳历,根据太阳的变化,一年分12个月,约365天左右,每月第一天从1号开始;
2.太阴历,也就是阴历,根据月亮的变化,一年分12个月,约355天左右,或者一年分13个月,约384天左右,每月的第一天从初一开始;
3.干支历,就是用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记年记月记日记时的历法,一年12个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约365天左右,每月的第一天从二十四节气的十二个节,交节的当日开始。
由此可见阴历包含于农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现在我们大多数人记日用星期几,其次是阳历几号,较少有人用阴历初几,用干支记日的就寥寥无几了。
中国古代主要以农耕为主,所以历法也叫农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个节气。现在大家最陌生的干支历,却是原来最常用的历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逢壬数九、逢庚数伏、逢戊数社等等。
农历与阴历既有相同的部分,即两者的历月都是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其具体区别如下: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即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其主要特点是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历月的平均值与朔望月相接近(一个朔望月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为便于计算,故以大月30天,小月29天计。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位,与回归年无关,月份与四季寒暑也无关。
按照这种历法,把历月分为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份为大月为30天,逢双的月份为小月为29天,一年十二个月共计365天。由于这种历法与农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相协调,因此逐渐就被淘汰了。
而农历,又称“阴阳历”。我国夏朝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又称之为“夏历”,此种称法一直沿用到解放后,直到1970年以后才更名为“农历”。人们往往把“阴阳历”(农历)与“阴历”混为一谈,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虽然“阴阳历”(农历)的历月也是以朔望月为依据,就这点而言与阴历相一致,但是,阴阳历(农历)设置了闰月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从而使历年的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使之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无疑比阴历更优越。
农历与阴历是有区别的。农历与阴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阴历是区别于阳历而言的,农历就是既包含了阳历又包含了阴历的一种混合历法。农历里有阴历内容,但更多的是阳历内容,阴历就是阴历,单纯许多,是不包含阳历的,这一点,有些人总弄不明白。
阴历就太阴历,太阴指月亮,即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是的一种历法。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重在月,在体现月亮的运行特点,依据月亮运行规律而定朔望,朔就是月初一,望就是月中月圆之十五。阴历体现月亮运行规律,使人知道月亮朔望圆缺盈亏过程特点。月亮朔望一次用时为29天又12时44分,因日要计整不可计余,所以阴历设定大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廿九天,如一年定十二月,会有可能有7个大月,一年不是354天就是355天,闰月就有十三个月,会有384天。阴历只体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特点,是体现不了寒暑冷热四季变化的。
阳历就是太阳历,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一种历法。阳历重在年,体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寒暑冷热变化。我国农历中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观测太阳的这一运行规律特点而设立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见证春夏秋冬交替和寒暑冷热变化,与阴历无关。由于太阳一个回归年用时需要365天又约四分一天,所以平年阳历365天,闰年则366天,4年一闰,一年分12个月,月大31天,月小3O天,后经儒略等人改造,变成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2月有特例。
因阳历阴历同为12个月一年,年日差有11天之多,想要阴阳历混合同用,就要有迁就,于是阴历就采用闰月法,并形成19年7闰定例,使阴阳历年日差持平,即阴历19年加7个闰月后天数基本与阳历19年日天数相等,差也仅一天。从阳历阴历看,阳历作用大于阴历。我国古时是阴阳并重的,又习惯了阴历有错觉,以为阴历重于阳历,更以为阴历就是农历,这都是对阴阳历法没有足够认知所致。其实阴历仅体现了月亮朔望盈亏而已,要反映四季交替,冷热寒暑变化就要看阳历。二十四节气制定就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定的,安排农事,就要看节气着阳历为准,所以有农历说法,实际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有人认为阴历就是农历,是不准确的,农历里有阴历,但体现更多的是阳历,阴历只是农历是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农历更多的反映了阳历持点。
标签: 命相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