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有意义吗?你怎么看?
上坟有没有意义,其实其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前提,即你对于生死的观念、理解和情感是怎样的。
说生死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终极关怀问题,我想,一点都不为过吧?而我们绝大部分人无论从观念还是情感方面,都认可某一种生死延续,即我们这一代人是承继前一代人而来,而我们又将传承给下一代人。就血缘和生长经历而言,父母生下和养育我们,并最终老去离我们而去;我们也将生育子女并离他们而去。从亲族乃至整个社会而言,他们构成了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又如是构成地延续给下一代。
这种生死延续观念,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会内化成一种感情,追思前人和期望自己死后被追思,人类社会依这种情感建构了一套和生死有关的丧葬和追远的礼仪,而其中就包含了上坟这个仪式。这就是上坟一事存在的缘由。我想,只要人类的这种情感和观念不断绝,上坟就有其意义存在。
尤其是对中国人,更是把这种生死延续的观念,内化成家庭伦理和历史信仰等许许多多关乎我们日常基础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的上坟,不仅为故去的曾与我们共同生活的父母祖父母上坟,也为未曾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先祖,甚至为非我们亲族但值得追思的英雄上坟。因为对于中国人,上坟,不仅是追思先人,还是追思一份我们何以为人的情感和本源,追思一份我们的民族和文明何以延续的情怀与责任!
综上,就我个人而言,上坟是个人生活意义的一个重要仪轨所在。
若魂悲,千里思心归。若魂归,墓前心泪悲。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说这个问题,我在外地工作,每年过年哪怕年三十也都得赶回老家过年,我们那还有个习俗是年三十的下午要带着香烛、纸钱、鞭炮、饺子酒水去给自己去世的亲人上坟,也有请老人回家过年的。
我的父亲去年四月份去世,到今年过年的时候就犹豫在这了,父亲没了家里半年多没人住,如果我回家过年就什么过年的东西都没有,如果不回去过年我就一直惦记着怎么给父亲上坟的事。家族里的长辈都劝我说太远了不用回去了,说他们去上坟的时候帮着给上了就行,我一直不同意。最后,我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回去了一趟,来回开车六小时,只为父亲坟前磕个头,然后才觉得这样这个年才算完整。
丧亲之痛和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不亲身经历真是难以感同身受,“死”引发的问题不只是逝者本人的问题,更多的永远是对着活着的人。
中国的甲骨文“死”字是一个活着的人跪在一个死人年前,这实际上是“祭”。中华民族本质上不是宗教信仰的民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父母才是“宗教信仰”,祖先(宗族)才是神明,对父母宗教式的表达方式就是“孝道”的表达。父母的离开就意味着灵魂颠覆,怎么办?只能通过虔诚的祭祀(上坟)在精神上与其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安身立命之基。
清明节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祭祀节日,全国各地的很多工作者都会在今天再去看一眼自己的亲人,回家过年的心情和回家上坟的心情一样迫切。
曾有人在清明节写道: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从省城赶回乡下,跟家人给父亲的坟头添土培得厚厚实实的。然后在坟前摆下酒,燃起香烛、纸钱,顿时缭绕香烟飘起,带着我们的哀思,弥漫在乡间田野的空中。我情不自禁地向着坟跪下去,叩头于地。这时我真切地感到,墓中墓外,虽然只是隔着薄薄的一层土,但却是人天相隔,父亲与我们真的是处在两个世界了。
都说上坟是做给活人看的,死人得到没有,谁也不知道。
给死人上坟,从古流传至今,说它是对死者的追思,也是一种感情交流。
我们继承先辈的道德理念,又延续给我们子孙,并最终老而死去。追思先人和期望自己死后被追思,这种生命延续的观念,使人们想起一系列和生死有关的丧葬和礼仪。
上坟就是其中之一。
一沓纸,一杯酒,跪在坟前,心怀感慨,冥冥中,灵魂在一起。
谈不上是否有意义,只不过寄托了对死者的思念,你信它就有意义,不信就是封建迷信。
标签: 扫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