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历

ysladmin 8 0

古巴比伦太阳历和中国阴历区别?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基本上与阴历中的“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并不能准确显示出月亮的朔、望情况。目前,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以及我国古代的干支历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

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只要五年左右我国春节就得在夏天过了,聪明的古人通过观察,又想出了一招——“置润法”,也就是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说2020年农历庚子年就是闰四月,有两个农历四月,这样的好处就是使得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四季变换就对应上了,我国的农历就是沿用此法,而中国古人又创造性地将干支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加入阴阳历法中来,这也就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农历历法。

农历天数百分百最少天数是多少天?

农历为阴阳合历,一年的天数并不固定,平年是354或355天,而有闰月的年份则为384天,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是日出、日没、昼夜循环构成的一天,再长一些是月亮圆缺循环不已的月,更长一些是寒暑季节循环变化的年。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月亮圆缺循环一次(朔望月)大约是三十天或二十九天,季节循环一次(回归年)大约是365或366天。

太阴历-第1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年、月、日都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己,本来是无所谓头和尾的,但人们为了方便总不能不给它规定出一个开头之处。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有不同的规定,于是就产生了互相换算年首、月首的问题。

日的开头有从天明、平旦开始,从日落开始,从夜半子时开始等几种计算法。

月的开头有从月圆开始和从新月出现开始等几种计算法。

太阴历-第2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年的开头有从昼夜长度由长变短的冬至开始,和昼夜长度相等的春分开始,和从其他的标志开始等多种计算法。

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一个朔望月不是三十天整,而是二十九天半还多一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把一天分为两半,使它的上一半属于上一个月,同一天的下半天属于下一个月,那样太不方便了。一年365天如果规定为十二个朔望月,共354天,则还剩下十一天,朔望月29.5309天和回归年365.2422天之间没有一个公倍数,不能形成周期,顾此失彼,怎么办?

农历与公历相对应的名称?

农历也被称为太阴历,也有称为古历的。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定制来的,古人称月亮为太阴,因此也叫太阴历,简称“阴历”。公历也被称为阳历,与阴历相对应。公历是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是公元前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的儒略历。

太阴历-第3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农历的演变?

翻开日历一看,显眼的大号字是表示公历的日期,下面还有一行小号字也表示同一天的日期,这就是我国特有的日历——农历,也称作夏历或阴历。我们已经知道了阳历的由来,那么阴历是怎么来的呢?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圆缺,这在古代人看来,也是自然界中相当稳定的一种周期现象,所以,阴历就是以这种圆缺变化的周期来计算时间的,月亮在我国古代叫作太阴,所以由此得来的日历便叫做太阴历,即阴历。

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也不是“天”的整数倍,约为29天半的时间。据现代的测量,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29.530589天,合29天12小时44分3秒。古时编排阴历时,人们是怎样确定每月的日数呢?又怎样和阳历协调起来呢?

据史料记载,人们最初采用的日历不是阳历而是阴历。当时他们已经知道,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是29天半,因此规定每月的时间轮流地算作29天和30天。29天是小月,30天是大月。这种计算方法1年只有354天,这样,在1年的时间里,阳历和阴历就要相差11天。

为了消除阴历和阳历一年的时间差异,各国太阴历都有自己的一套修正方法。比如早年的回教阴历,把每年轮流算作354天和355天。这样也造成了回教阴历与阳历约11天之差,在公历的33年中,回教徒们就要过上34个回教年。如果已经知道某一件事发生在回教年的某年、某月、某日,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说出那一天的月相,但是那时到底是冬天还是夏天,只有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才能回答出来。

标签: 太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