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公历怎么分?
1.性质不同:农历是阴阳合历。以阴历的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农历和阴历一样,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两个朔日之间日期为一月。
公历是太阳历,是以太阳回归周期算作一年,作为基础的历法,然后把这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2.天数不同:农历有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则设为12个月,354天。时间和公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4天或383天,称为闰年。
公历每个月分为30天、31天、28天或者29天,有的年份是366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365天,称为“平年”。一般四年一“闰年”。
3.使用纪年不同 :公历以公元纪年,分公元前后;而农历使用甲子纪年,六十年一轮回。
4.使用范围不同:公历为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农历为我国等少数国家使用。
中国自古的历法,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它以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它的特点是依据月相来确定月的长短,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倍,而与太阳回归年无关。
农历还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日月相合的农历,在农业、文化等领域的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历法。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日历上一般都是同时写出阳历和阴历的。写数字的就是阳历,比如9月12日。写汉字的就是阴历,比如七月初三。
阳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历法,也叫公历。而阴历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由农业耕作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历法,也叫农历。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的历法,也被称为阳历。公历通常被用作现代世界官方的日历系统。
农历则是以月亮绕地球运动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12个月、354天或355天的历法,也被称为阴历。它是中国传统的日历系统,同时也在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使用,如韩国、越南和日本等。
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和基础不同,因此它们的日期也不同。公历通常用于法律文件、商务交易和国际交往等正式场合,而农历则在中国农历新年、传统节日和一些宗教活动中广泛使用。
阴历和阳历分别是怎么回事?
阴历,即夏历,俗称农历,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即干支纪年法。例如今年是农历己亥年,明年是农历庚子年。
天干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循环一次。如1911年为辛亥年,1971年也为辛亥年。
阳历,也称公历,西历,是现代历法,与世界接轨的历法,今年是公元2019年,明年是公元2020年。
阴历(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年划分,大约十五天一个节气,用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
阳历(公历)是 1911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我国才开始推广的。1949开国前夕,协商会议通过了“公历纪年法”,并将阴历(农历)合并其中,以便指导农事,真正做到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中国将阴阳两历合并后,称“阴阳历”,也是中国现在通用的历法。例如,把公历1月1日定做“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
一般情况下,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农历节日,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重阳节等等。
公历和农历是回事。公历是阳历,农历是二十四节气。都是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周365‘6天。
不同的是发明的时代不同,“公历”阳历是两千年前西方国发明的;“农历”是中国五千年前发明的。中国古代有两种历法(农历和阴历)农历是古代阳历🌞与西方的阳历是同步的。
如“立春”在公历的2月4、5日,“立夏”就在公历的5月5、6日,“立秋”在公历的8月7、8日,“立冬”就在公历的11月7、8日。每个农历节气都与公历对应,上下不差一两天。因为公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2月29天。所以说公历和农历是回事。
一句话说明问题,阳历是根据地球轨道绕太阳公转计算的,公转一周就是一年(约365.25天),阴历(农历)是根据月球轨道绕地球运转计算的,公转一圈是一个月(约29.5天),一年十二个月,一年大致354天。
这样,农历与阳历一年相差11天多,为了利于年份记忆,农历釆用了“闰月”来保持与阳历同步,农历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闰月肯定是小月(29天),这样,农历年有闰月就是383天,农历大约是19年里置7个闰月,这闰月在哪年闰也有讲究: 逢甲子纳音“木”年不闰;闰月当月只有月中一个节气,闰月必须是小月(29天)。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农历月大月小不就是编綦历法的说了算吗!可科学是严谨的,月球是自西向东运转的,当月球到“朔”日时,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一条直线(图中C点),在“零”点时分,月球过了这条线(C点)就是月小,没过线就是月大,相差一分钟都不行。
阳历是全世界通用的,以公元“元”年起算;农历仅局限于中国、朝韩两国、越南等东南亚一些国家。
标签: 农历是阳历还是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