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农历转换

ysladmin 7 0

阴历和阳历生日多久重合一次?

19年重合一次

十九年七闰,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了。哥白尼体系的运算,也是这个结果。祖冲之的推算是“391年144闰”,更为精确了。现代的授时和历法计算更为精确,会有“闰秒”作为微调。不管怎么说公历和农历19年重合一次,还是近似准确的,可以参考的。

一般来说,生日的阴历和阳历19年重合一次。

阳历农历转换-第1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个人的19、38、57、76和95岁的生日中,总有几次阳历和阴历是和出生那一年相吻合,但并不是每个人的19岁生日都是阳历阴历同一天,而是在前后一天,更有可能一生也不会重叠。

农历、新历、阴历、公历怎么计算?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阴历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农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阴历是依据月相的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制定的,之所以有“阴历”的说法,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将月亮称为太阴,因此便有了“太阴历”之说。不过,这与我国一直使用的“农历”是完全不同的。在阴历中,人们规定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为一个月,而12个月为一年。不过,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为朔望月,也就是约29天12时44分3秒,这一时间超过了29天,又不足30天。为了应用方便,阴历中又有大月与小月之分,每个单月是大月,也就是30天;而双月为小月,即29天。因此,阴历中的一年时间为354天。由于阴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不一致,因此,如今很少有人

运用这种计算方法了。

阳历农历转换-第2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采纳了被后世称为“儒略历”的历法。后来,这种历法经过人们的修订,发展成为现在的公历,通称阳历或者新历。公历是全球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这种历法是将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进行计算的,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时间约为365.2422日,将小数点后的时间进行积累,4年时间便可以积累到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24小时,因此,每经过4年时间,都会在二月增加一天, 也就是间年为36天。公历规定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31天;而四、六、九、十一月为30天;而闰年出现时,二月为29天,平年时的二月为28天。

此外,还有一种历法是农历。农历指将朔望月的时间当成每一个月的平均时间。在农历中,人们将闰月与二十四节气联系到一起,从而使得每一年的平均时间长度刚好与回归年的时间长度相同。正是因为如此,农历才具备了优于阳历与阴历的优点,同时摒弃了两者之间的不足。

早在夏代时,人们便开始将农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人们又将这一历法称之为夏历,后来改名为“农历”。在农历中,每一个月都是依据须望月而制定的。由于朔望月的时间为29日12小时44分3秒,所以,农历中也有大月与小月的分法,不过,农历与阴历是不完全相同 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而农历中的大小月则是通过推算而推出的。

阳历农历转换-第3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农历中,每个月的初一,月球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并且背对着地球。在农历中,很可能会连续出现两个小月,还有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农历并不是每年都由12个月组成。这是因为12个朔望月的时间约是354天,与回归年相比,还差11天。因此,每隔约3年的时间,便会多出约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能够将多出的时间消除,每隔三年的时间,一年多加一个月,这便是农历中的闰月,出现闰月的年被人们称为闰年。一旦到了闰年,一年的时间便由13个月组成。

农历也称阴历,是中国汉族传统历法,也称为夏历和汉历。平均一个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同时也有设置闰月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 并且有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特征。

农历中,日的定义同样也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不过阴历中子时是23:00。月的定义是每月初一到下个月初一,30天为大月,29天为小月。

农历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人为了掌握季节变换,以便进行农耕,长期的天文观察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新历又称公历或阳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才开始采用,为了与农历这个旧历法相区分才称新历。

公历一年为365天,同时月份天数严格规定,且设置能被四整除的年份为闰年,闰年比一般多出一天,只有闰年的二月为29天。

新历也就是现行的公历,和自然事物没有任何关联,只和宗教神话鬼有关联。为了制定标准,西方人把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规定为公元元年,而一年十二月的来历也都是故事。


今天世界通用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古罗马历法原来只有十个月,后来罗马皇帝增加了两个月,并将这两个月放在年初,成为一月和二月。原来的一月和二月便成了三月和四月,后面的月份依次类推。现在英语中十二个月份的名称大多与罗马的神话、传说和习俗等有关。 January在罗马的传说中有一位名叫Januarius(雅努斯)的守护神。他生来就有前后两副脸孔,一副回顾过去,一副眺望未来。人们认为,以他的名字作为第一个月的月名很有意义,于是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就演变成了January。 February每年二月初,罗马民间都要欢庆Februarius(菲勃卢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为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能生育的妇女,以求其能怀孕生子.同样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罪过,以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February就是由Februarius这个节日的拉丁美洲名称演变而来的。 March三月原来是古罗马历法中的一月,表示新年的开始。历法改革后,罗马人往往仍然把三月看作是一年的开始。另外,按照传统,三月是出征远战的月份,为了纪念战神Marrius(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美洲名字作为三月的月名。Marchm即由此演变而来。 April罗马的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英语中的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is(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罗马神话中的女神Maius(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为五月命名。May由此演变而来。 June在罗马神话中,Junius(裘诺)是众神之王,又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罗马人对她十分崇敬,便用她的名字来为六月命名。June由此演变而来。 July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身亡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用凯撒大帝的名字Julius(朱里斯)来命名他诞生的七月,后经元老院通过。July即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朱里斯凯撒大帝死后,他的侄子继承了帝位。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八月给他授予了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他为了能与凯撒齐名,就用自己的这个尊号命名了八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文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罗马老历法的七月正是改革后历法的九月。在拉丁文中,Septem是“七”的意思。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然沿用旧名来称呼九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英语中的October来源于拉丁文Octo,即“八”的意思。它和九月完全一样,虽然历法改了,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November罗马皇帝凯撒和奥古斯都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某个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建议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也用其名命名十一月。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他明智地对大家说,如果罗马的每个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要是出现了第十三个皇帝谈怎公办?于是,十一月仍然保留了旧名Novem,即拉丁文中“九”的意思。Nov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December罗马皇帝琉西乌斯想用他情妇的名字来给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朋命名,却遭到了元老院的极力反对.于是,十二月仍然沿用旧称Decem,即拉丁文中“十”的意思。Dec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二月为什么是28天呢?1年12个月,大月小月各一半,大月31天,小月30天,逢单是大月,逢双是小月,这样一年便多出一天成了366天。因为2月赎罪祭月,凯撒为了减轻人民的赎罪日,便从2月中再减去一天,这样二月便成了29天。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他的臣僚们为纪念他制定新历法的功绩,决定把凯撒出生的月份(七月)改称儒略月(July)。  凯撒死后,凯撒的甥孙及养子(这种特殊的关系与罗马的领养制度有关)屋大维(前63年-公元14年)和安东尼、雷必达因为势均力敌,为了互相牵制和利用,三人于公元前43年结成了“后三头”的政治联盟,共同执政,分治罗马。公元前36年和31前屋大维分别消灭了雷必达和安东尼。公元前27年1月,年仅36岁的屋大维接受人民的请求,接受元老院赠予他的“奥古斯都”称号。  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称号后,觉得自己的出生月8月是个小月有损尊严,便重新调整了历法,从2月中又拿出一天增加到8月份上,并把八月的原称呼Sextilis改为Augustus。于是现行公历的2月份平年只有28天了。


看着都累是吧,而且现行的公历白称为月了,其实和月没有一点关系。

我们实行了三千多年的农历完全碾压现行的公历,相对于现行的公历,农历被迫成为旧历。其实一点都不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法遵循农业活动,完全是为了生产生活。有人把农历称为阴历是特错大错的,农历是一部阴阳合历,从甲骨文的记载,农历从商朝时期就开始为生产生活服务了,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对农历进行完善。

阴历,是以月亮的塑望为周期记录的,一个塑望周期为一个月,塑望就是月亮盈亏的变化,这个月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画的一个月亮🌙。我们中国人制定历法是参照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的。


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的。那么中国古人是怎么确定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周期性变化呢?

是参照地球上物体影子的变化,在中国利用太阳的影子计时的工具是日晷,历法的标准参照的还是太阳的影子。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存在着黄赤交角,所以在地球上一年四季中影子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中国人在平地上立一块石碑,每天在固定的时刻(午时)记录这块石碑影子的长短,这块石碑称为“圭表”,圭表的影子长短变化结合农业生产活动,制定了二十四节气。


把以月亮为参照的阴历和以太阳为参照的阳历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农历。

定月的方法是以朔望月周期确定,朔所在日为初一。由于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588天,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个别年份353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个别年份385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


定年的方法就简单多了,以二十四节气的冬至为起始记录周期,以记满十二个月或十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记为一年。一年的第一天为春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中国的年有味,月有情。

标签: 阳历农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