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句俗话叫做“七不出门,八不回家”?
农村谚语“七不出,八不入”的由来是什么?
刚才还在怼一个所谓的权威人士对“七不出八不归”的瞎扯。说什么“七不出”指的是不把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安排好就不出门,“八不归”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没有做好就不能回家。
都是瞎扯,胡说八道。农村老俗话要是有那么深奥,就不是农谚了。所谓的农谚,就是农村人很容易理解的,浅显易懂的东西。有那么深奥吗?把忠孝礼仪都扯出来了。农村老俗话说,“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对农谚的误解,就是失谱,会贻笑大方的。
“七不出”。也不是和“三六九往外走”对应来说的,其实就是讲的大家都知道的民间故事“牛郎会织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只要是国人都知道,是一个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织女下凡和牛郎私定终身,生儿育女,但遭到西王母的反对,认为仙和人不能通婚,于是就把织女带上天了,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那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去天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以方便牛郎织女相会,因此农历七月七日是国人传统的情人节。如果这一天一对有情人分离,就不是好的兆头。用农村老俗话说就是七月七易分离。这一天夫妻之间一般不要分开,要在一起互诉衷肠。
“八不入”,又叫“八不归”。农村老俗话说又说“二五八好回家”,那为什么又说“八不入八不归”的呢?肯定还有说辞。是的,“八不入”指的是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有句农村老俗话说,“腊八吃了娘家米,姑娘一生还不起”,意思是说,腊月初八回娘家能把娘家吃穷,当然是这个意思但有些夸大。
腊月初八不能回娘家,也不过是一种民间忌讳罢了,不能当真。农村老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要过年了,做儿媳妇的应该在婆家帮忙干活做事,而不是回娘家。既然有“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的说辞,遵照习俗就好,不然真的娘家人有什么不好的,而你正好腊八回去过,就有口难言了。
新社会,万象更新,没有必要抱残守缺,有些老一辈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了。新时代的女性要是被老习俗捆绑住手脚,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谢邀!关于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说法纷纭,解释不同。有说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的。有说源自禁忌文化 ,逢七的日子不出门,逢八日子不归家,逢九的日子出门最好等等。但我查阅了下资料后,个人倾向于以下这种解释,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 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 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当然,各地风俗差异,个人理解差异,都有不同的解释,无对错,看自己选择。
农村谚语“七不出,八不入”的由来是什么?
农村有关谚语,上下千百年,要说谈由来谈出处,可能意义并不大,这么多年了,能流传下来的自然流传了下来,农村各地习俗也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说法和意义自然也不一样,就这句,都能扯出三种意思,来看看你赞成哪种呢?
在很多农村地区,认为七和八是祭.祀之日,是不吉利的代表。
特别是七,有“头七”等说法,一些客家人,连同带有七的日子都被定为不宜出门,初七、十七、二十七,如今正是农民返城的日子,少不了这样的声音。
当然了,这样的说法虽然是农民对美好生活愿景的一种表达方式,但确实是不符合新生活下的农村,如果选个日子出门就能得个好彩头,那就不用努力了,天天掐着日子看就行,但可能吗?大家心知肚明。
七不出也有说成和农历的七月初七有关,这天我们都知道,是农历传统的情人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相传这天喜鹊会去搭建一座桥,专门让牛郎织女相见。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悲情的,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爱人的爱,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到达了顶峰,这一天只适合把家归,和家里的爱人共度良宵,所以有七不出的说法。这天都出门,岂不是要和爱人两地相隔?违背了人们对爱情向往的初衷。
八不入,有句话老话这么说的“腊八吃了娘家米,姑娘一生还不起”,意思是腊月初八这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多半是提醒为人儿媳,不管什么日子,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婆家,腊八就是给儿媳一个提醒,快过年了,要回婆家准备了。
个人更认同七不出八不归的忠孝说法,虽然很多人记不住,但从出发点也好,传承的意义也好,七不出八不归的忠孝说最具有正面意义。
七不出,古人多男主外女主内,出门在外多为男性,这出门前,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安顿好家,好男儿虽志在四方,但后方才是努力的源泉所在,一切为了家,如果家没有安顿好,是不可以出门的,那为什么是七不出呢?这里多半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生活必需品来代替家里的事,也就是说,只有安排好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妥当了,才可以出门。
八不入,这里说的是八种情况下不可以回家,古人认为,违背了“忠孝信悌礼义廉耻”中的一种,就没有脸回家,回家也是丢家里的脸,意在提醒人们,出门在外,也要做到“忠孝信悌礼义廉耻”,不能踏出红线一步。
谢邀作答。俗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又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为什么会有七不出门一说呢?古人远离家门,一般过了初七才行。"吃了上七汤,各人寻郎当"。过年后,初二初四初六是双曰,是拜年走亲访友的好日子,初三初五初七不能拜年走亲戚。初八到元宵天天都可拜年,而且过了初七,人们就该各找各的活干了。所以出门求学务工经商者,都在过了上七之后。又说“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种曰常生活必须品。男人乃一家之主,肩挑生活之重担,把这些生活必需品安排妥当后,才有心思出门远行,做自己该做的事。为什么又有八不回家之说呢?古人说"七胜八败″。八是个不吉利之数。而现在人说"八八八,发发发″。八又成了个吉利之数。不少户籍在外且长期生活在他乡的商人和打工者,却选择八这个日子回去。这反应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变了。又说"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沒有做好,就不回家,就无脸见家乡父老。我对这种理解尚存怀疑。试想,不回家,何谈孝悌?同样,时代在进步,旧观念也应与时俱进。
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大家都以为说的是: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下的害人的糟粕。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七不出,八不归“,这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但是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而一棒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四,广西人的节日,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一般农历七月称之为“鬼月” 农历七月十四为“七月半”
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知道后,很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所以民间留传一句俗语说狗怕夏至,鸭怕十四,鸡怕冬至,学生怕考试,表妹怕登记。农历七月十四,杀鸭过十四,没鸭没感兴趣,有鸭合家和气,一年就有一次,过七月十四!
我国道教在汉朝时就崇奉的神仙为天官、地官、水官。天官的出生日为农历一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天官专负责发放福气给人间;地官的出生日为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地官专负责把人间已逝世了的祖先犯的罪解除去。水官的出生日为农历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水官专责解除人间被水淹死的灾难。
现再说农历七月十四,在宋朝未期,蒙古入侵中原,蒙古打入中原的时间临近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民众为了逃难,就把庆祝中元节(七月十五)提前一天过,即为了逃避蒙古的追赶,改为农历七月十四日来庆贺中元节。
为什么广西又特别热闹呢?原因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中原汉族迁移到广西,其中最早是秦始皇在2000年前就征服了广东、广西,并迁来大量汉族人。并从唐朝一直到清朝所有犯罪的人,大都流放到广西。特别是宋朝被蒙古入侵且灭亡时期,就更多迁移来广西了。至今广西各汉族聚居点都有各自的祠堂和族谱,都记载怎样从中原迁移过来,因此特别怀念祖先,因而也把祖先过的中元节继承过来。这个节日就是人鬼同庆,阳间的人类,阴间的祖先都出来庆贺,故特别热闹,他有别于其它节日,绝大部分节日是人间的庆贺,只有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是为阴间祖先祭拜,纪念祖先而过的节日。
另外,农历七月十四左右期间,在古代八卦中属最阴的卦,期间属于处署节令,风少,天气闷热,人易得病,禽畜如中午时分,遇到一面太阳照射,一面下小阵雨,此时一群家禽中必有几只死亡,甚至人与牛羊马都偶有中暑死亡,此期间小孩也有个别游泳被淹死,鸡鸭生蛋少多了,野外钓鱼也很少上钩了……,因此民间特别敬畏这些神鬼,故大吃特吃并吃时一定先邀这些神鬼先吃,摆上肉、各式菜,上香,敬酒、敬茶三次,并全家祭拜,并呼叫各祖先来吃,然后把酒茶倒到地上,并烧纸钱丶纸衣服等,然后再搬到室外再同样祭拜一次,此次是担心幼小就逝世的鬼或犯罪的且已死去的祖先或别人家的孤魂野鬼入不了大厅,被门神挡住了,他们心中有愧,也不敢入屋,故必须在户外再大请各路神鬼大吃,最后点燃爆竹,叫他们回阴间,不再干扰人间,你看我们多有礼义,对祖先多敬仰。然后我们才可大吃特吃,热闹非凡,普天同庆,人鬼同庆……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都是节日,我们把它叫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起源于北魏时期,与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是我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在这天回去会河边焚纸人,烧纸钱,摆品的方式,给逝者送去一些慰问。有部分地方会选择杀鸭,含义是鸭子才能带逝者过奈何桥,翻三山过四海。
什么叫中元节,中元节即到,你们都是怎么做的?有迷信色彩吗?
中元节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之后来到了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那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十分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实在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然恂私情,让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也都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中元节。
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鬼节,是在每一年农历的七月十四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旧称为鬼节、七月半。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本地俗称七月半(鬼节),不上坟。
过去在家里摆桌台,堂上挂着祖先像祭祀祭拜。(现在基本上不供了)。
晚上,在门口点上蜡烛,香火,烧点(银)纸,让祖先能辨别家门。(农村老人搞得普遍,年轻人也不懂,城里没人搞)。
鬼节吃的是传统食品,麦粉制作的(马、紫苏蛙饼)。
上祖坟每年三次:新年、清明、重阳。
各地各风俗,目的都一样,传承德、孝、礼、光宗耀祖。
中元节到了,祭奠亲人是对亲人的怀念,绝不是什么迷信色彩?就在上周天,我开车回了一趟老家。买了一些酒,香烟,熟食,水果之类的祭奠用品。然后拿着刀和烧纸去给爷爷奶奶上坟。
昨天的中元节,大家回到乡下敬祖尽孝了吗?
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民间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也有些地方祭祖节是七月十五。
中元节,主要的习俗就是祭祖、烧纸、祭祀土地。
昨天,父亲和我一边烧纸钱的时候,一边跟我聊起烧纸钱的由来。
有个叫尤文一的秀才,跟着大发明家蔡伦学习造纸。他造的纸又多又好,可当时用纸的人少,纸卖不出去,积压在库房,尤秀才十分犯愁,茶饭不进,卧床不起,三天没过,竟然闭上眼睛si去了。
因为家境不是很富裕,他妻子就决定把那些纸烧了给他做陪葬。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竟然活过来了。
大家问他缘由,他说是因为烧的纸变成了纸钱,阎王爷就放他回来了。
给逝去的先辈烧纸钱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没有迷信色彩。每个人都有逝去的亲人,中元节是人们祭奠已故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从而重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这一天通常是这样祭拜亲人:
一、中元节15点~17点
1、把亲人的牌位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
2、在牌位前摆上熟饭、糖果、糕饼,煮熟的鸭、猪、鱼肉,杯子若干个倒上茶酒等供品。
3、摆好筷子,焚香祭拜,如实报告自己的近况,祈求亲人保佑。
4、祭拜结束送亲人离开时,需烧上纸钱、纸衣物等物品,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过上不缺钱花、丰衣足食的日子。
二、中元节18:00~20:00
放河灯,每个亲人一盏,主要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是祝福活着的我们。
中元节不是一个迷信,而是为了缅怀先人和已故亲友,寄托对未来生活美好祝愿的日子。
民间说:“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邀!民间说“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我们北方农村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不怕七月半鬼这句话在这里没有太多的意义,它是为最怕端午节水这句话服务的,是一句衬托话。
七月半,就是七月十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是传统的鬼节,也就是活着的人在这天要到祖坟里祭奠死去的长辈。小时候,大人照看小孩遇到哭不停时,就会用鬼来吓孩子,“再哭鬼来了!把你拉走我可不管了!”那时候只朦胧的知道鬼是死去的人,红眼睛,长舌头,专门吃人,听到大人这么一说,小孩吓的立马不敢再哭。
所以,七月半的鬼都不怕,最怕端午节的水,这足以说明端午节水的厉害。
端午节不在二十四节气,但端午节是我们北方麦子成熟的时间点,也是多雨的季节。过去降雨量大,加上排涝设施不健全,遇到连阴天就是满地水流。如果这雨正好下在端午节,坏了!一是成熟的麦子难收割,既使收割了也脱不了粒,既便脱了粒也没法晒干,要知道,那时候全靠人力呀!麦子泡地里,淋在场里的情况也是不少的,麦子因此出芽,质量上大打折扣,磨面吃着有苦味,用现在话说对身体健康不利吧?
再说,麦收前种的庄稼苗已长很大了,麦茬庄稼也是播种正当时,突然来了个满地雨水,时间长了备泡在水中不但不能生长,还会被淹死,该播种的又不能播种,秋季减产或绝收问题就大了!人吃饭和家畜家禽的饲养全靠秋季呢!
因此,最怕端午节水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天气预报随时查看,雨水也少了,收割机收的快,一会功夫直接变成了颗粒,各种庄稼播种都是机械化,今年天气干旱,农民正盼着端午节来点水呢!
我是农夫,我来回答!
今天是2019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一,星期一,也就是说这周五将要迎来传统的端午节了。而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会有两个最主要的传统的习俗,一个是赛龙舟比较,另外一个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这两个习俗在我们当地现在还是很受重视的,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有些年份镇里、市里还会组织划龙舟比较赛。而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则是和赛龙舟息息相关的,其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俗语的前半句的意思是说,最怕在端午节前后下雨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到了端午节的时候,这一天如果下雨了,那就表示雨季提前到来了。而这样的话,一旦下雨往往就是连天的暴雨,这样江河湖泊里面就会涨水,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到农民赛龙舟了。毕竟水太深了,会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端午节和芒种节气十分接近的,在芒种节气的时候,农民要忙着收麦子,播种夏茬作物。如果下雨了不仅会影响到麦收,而且对于农民夏播也是不利的,容易耽误农事。
在民间还有一句类似的俗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意思是说在农历五月份的时候少下一点雨也不是什么坏事,哪怕是出现了旱情也不用担心。因为少雨的天气有利于麦收,同时夏播的作物也刚刚播种了,而适度的干旱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等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如果多下雨那就更好了,这样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毕竟这个时期农作物的生长旺季来了,因此多下点雨有利生长的。农作物长得好,就容易丰收,自然就能吃饱饭了。这句俗语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实践总结出来的,其是有一定道理的。
再来看看后半句“不怕七月半鬼”,其主要是为了突出前面一句的。在农历七月半的时候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中元节。这也是为了祭祀仙人的,民间说法是这一天鬼门打开,很多厉鬼都会出来,所以是非常害怕的。但是这句俗语主要是为了凸显出前半句,意思是说在七月半鬼门关打开了也没有端午节下雨可怕。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怪的,对于老百姓来说,最怕的就是天气不好,导致粮食收成不好而吃不饱饭!
我们这里属于平原地带对于“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这样的农村谚语没有具体的说法!但是我们却又这样的一句关于农业种植的谚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阴历的五月份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和夏至,这一个月正是我们这里小麦收获的季节,特别是今年阳历6月6号是芒种这个节气,而7号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时候正是我们这里三夏期间,“夏收,夏种和夏管”最忙碌的季节!当然不希望出现下雨的天气,这样的话对于收割小麦就不是太好了!这段时间我们这里的的老百姓只能说在抢收抢种!赶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颗粒归仓!
其实面对2019年我们这里已经有将近50天没有下雨了,虽然很期盼能够下场雨,但是为了能够把半年辛辛苦苦种植的该要收获的小麦收获回家,所以还是一样能在阳历6月10号以后能够下一场及时雨,来缓解目前我们豫东地区的旱情!这样在夏种的时候土地也能有好的墒情!为夏季农作物的种植和出苗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 鬼节的鬼会进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