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15是什么日子?
元宵节。
元宵节吃汤圆
每到元宵节这一天,每家每户早上或者是晚上就会准备好元宵。在南方吃汤圆的比较多, 北方则吃元宵。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风味各异。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也希望将来的生活可以美满团圆。
正月十五各地方都有什么习俗,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是怎么度过的?
我是安徽亳州的,我们这的习俗就是早上要吃汤圆还有饺子,下饺子汤圆时还要放鞭炮,到了晚上各家都会放礼花,四岁之前的小朋友会打开他们的灯笼玩耍,当然这是以前,现在都禁放了,这种习俗也只有停留在记忆中不时去回味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南北东西皆赏灯。灯,是月的象征。元宵也是月。人们不仅赏灯看月,也吃宵品月。
小时候的元宵节,我和表弟表妹们把迷语写在蜡光纸上,叠起来,放在饼干筒里,团圆饭后,给大家摸着猜。猜对了,奖糖果,猜错了,罚演节目。
我奶奶是北方人,在她家过元霄节时,吃芝麻猪油桂花糖馅儿的汤圆。都是姑姑和妈妈来做。
我外婆是南方人,在她家过元宵节时,吃四种大团子:芝麻糖馅儿(圆)、豆沙馅儿(椭圆)、纯猪肉馅儿(尖头)、麻油荠菜馅儿(红点儿)。可以蒸来吃,也可以煮着吃。这些,都是外婆亲手做。
今年元宵节,全国人民都在家里躲避病毒。因为要尽量减少出门,所以在家里四处搜罗。发现了一点儿红豆和黄豆,放在一起煮了,熬成馅儿。又惊喜地找出半袋糯米粉,于是元宵皮也有了。我把它们制成了元宵,刚刚和家人分享。虽然,有几个破了皮,但一点儿也没影响我们的胃口。大家连汤带水吃得干干净净!
庚子年的元宵节,没有花灯、不去赏月,三个大人也不会编迷语相互猜。但大家心里都有个庆幸,庆幸我们能守在一起,都很安全。除了庆幸也都有个感恩,感恩那些在前线“战场”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感恩为保证百姓正常生活的所有工作人员。感恩,那些相互帮助的亲人和陌生人。除了感恩,还有个祝福,祝福武汉、祝福中国、祝福世界,愿喜乐安康永随永在!愿下一个月圆之日,每个人都能自由呼吸,尽情拥抱美好的春天!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各地也不尽相同。那么,元宵节的习俗到底有哪些呢?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但都象征团团圆圆的意思。
2.闹花灯: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3.猜灯谜: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舞龙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6.舞狮子: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这个各地都不同了,举出几个吧
一、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开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招供猜射,开始于南宋。
二、舞龙灯
舞龙灯或龙舞。它的来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相互交叉的舞蹈场面。
三、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扮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现已出现。
四、舞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异的民间艺术,每当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风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端盛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释教传入我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我国。
五、划旱船
俗话说,过了真月十五年就过完了,过了这一天,大家就要开始了新的一年忙碌了。还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这一说,年三十晚火炉要把火烧得旺旺的,寓意来年什么都旺,十五晚打开家里所有的灯。
标签: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