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人,要不要学易经?
谢谢邀请:
依我看今天的国人应该学习《易经》,中华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易经是国之宝国之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的代表作,它代表了民族魂魄与精神,是值得国人学习借签弘扬里面的、对社会对人类的现代文明现代科技经济、有启发开拓利用加以弘扬发展。
《周易》是华夏先人上万年生活的结晶,起于对常识的认知、归纳和总结。为何《易经》冠于六经之首?原因就是历史最长,起源最早,是四书五经的源头。在文字起源之前伏羲就用符号和图像记录着事件,演绎着人类不断进步的生活。《周易》就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打开宇宙奥妙的钥匙。古人有两句告诫:不知易,不可以为上医;不懂易,不可以为相。这就是说,要进入上流社会不学好《周易》是不行的。现在《周易》已经是985、211一些大学的哲学研究生课程。因此,对于有上进心,爱学习,肯钻研的朋友来说,学习《周易》是很好的经典。那些非议《周易》的人肯定都是没有入门的人,无可厚非。学习《周易》是有方法的,并不难。如果有兴趣可以先看看南怀瑾先生写的《序卦传》、《杂卦传》,对《周易》的卦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看看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先生写的一些文章和著作,有了这样的基础,再深入《易经》并非难事。孔子五十多岁才开始学习《周易》,牛皮带子编的竹简翻乱了好几本,可见刻苦程度,最后把自己的十篇心得体会附在后面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才使《周易》变成了《易经》。圣人都如此重视的《周易》,今天我们要不要学习?答案不言自明。
易经是群经之首只是儒学文化观念的一面之词。易经是周朝国父周文王的作品,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是儒学者结合所谓的儒学经典所做的定论,是对周前夏商文化的颠覆和泯灭。正是由于周朝封建礼教文化和以易经为基的儒文化的兴起,才导致了“大道废有仁义”的文化发展走向。
那么,周前的夏商文化就是大道文化。这就是李聃道德经称老子的原因。“老子”就是言道德经精神所传承阐释的是周前古老中华文化的经典。道德经继承阐释的主要是仓颉文化思想,道德经的核心就是仓颉文化的“一经”,也可以称之为“女(女一)经”、“女良经”、王经、正经、龙经等称谓。“一”就是新技术创新创造,新技术的产生来源就是对未知自然的深入探索,就是发现自然对人类有用可用的精华,自然之道就是客观存在的精华,道生一就是天人合一。无为就是发现接受自然精华的孕育守雌作为,就是创新“一”的作为。“王”、“正”表达的都是与“一”的关系,表里内外皆表现表达“一”,皆表达突出技术创新的文化理念就是“正”或“正经”。由此可知,仓颉文化的经典存在于字的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上。
西歧人周文王根本不懂或有意篡改中原文化而作易经。首先其篡改了中华龙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升“一”的文化理念,而将“龙”表达皇位或人的大的心志。所谓的“九五之尊”改变了仓颉“龙分九种”的尊卑。“一人为大”,就是以“一”为尊为大,而以“八”为耻,以“九”为敌(仇)。仓颉文化尚女,就是崇尚雌性女性的孕育产生作用,人类或“立人”“立国”最重要的就是对新的制造技术的孕育产生,只有强有力的孕育才能多产生大的技术创新,国家民族的安定就靠这种强力孕育,所以“安”字以“女”为基。而“奸”文化则会造成“女干”,技术不发展不发达,新技术不能孕育产生。
易经大概也应该是不能孕育产生人类新制造技术的文化。其所谓的高深也只是玩或所谓卜的高深,就像象棋围棋之高深一样,对于新技术的孕育产生没有任何作用和任何高深。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史观、唯物主义来衡量该学什么,该抛弃什么。唯物重在尊重人手的探索创新创造力,而抛弃离开人手离开劳动的空想。易经就是离开人手离开劳动的空想。
在当今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竟争达到激烈白刃化之时,一切不能促进民族技术创新技术探索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文化都应该早早抛弃。所以易经决不能再学,更不要再充当中华民族的正经。
易经是玄学,学问高深,且含有一定的哲理性。比如乾卦中的“潜龙勿显”,意思是隐藏自保,不要张扬。“飞龙在天”,显达,人人仰望,可是危机四伏,要时时谨慎。作为一门学问,要是研究它的哲理性,应用于为人处世,可以学习。要是为了算命,就不然了。易经的八卦,衍生了六十四卦,象征着六十四种命运。试问,天下亿万人,只有六十四种命运吗?
我认为,谁愿意学就学,不能像英语那样,强制性地全民学习。
易经是老祖宗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他是集天文地理,人间百像之大成的一门学科。尽管易经被玄学化,迷信化,但是,拨开云雾,易经仍然发挥着预测客观规律的重要功能。
可是,人们想学透他,则是很难的。但是,掌握一些基本原理,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你的工作和生活。
如 否卦中的“ 否极泰来 ” ,告诉人们,千万不要主动的走下坡路,否则,想回复原来,周期会很长的。再比如乾卦中的“飞龙在天”,告诉你春风得意时,千万不要过头,一旦过了,后果不堪设想,等等。
我认为,粗通易经,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如何看待《周易》的价值?
先说说文化层面吧。西周的文化一定是比帝辛时期的商朝文化发达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殷商和西周历史得到答案。
然后说说《周易》的作者问题。按照传说,《易经》发源是伏羲氏创立了《先天》易,之后神农氏创立的《连山》易,再后轩辕氏创立了《归藏》易。这其中人们只接受了伏羲创立先天八卦的说法。
从史料层面梳理。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和周朝的《周易》,三部易书统称为《易经》,推演模型都是八卦。
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记载:《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后至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都引用到《连山》中的文字。前后相互佐证,连山是存在的,在东汉时失传也是基本是可信的。但在东汉之后的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又作了一部《连山》,再往后的隋朝学士刘炫又伪造了一部《连山》 ,使本就扑朔迷离的连山易根本无法考证出正确的结论。
史学家魏征的《隋书·经籍志》有记:“《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若依此论,归藏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与连山同亡于东汉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被拘压期间推演八卦,丰富易学是没错的,后人以此认定为成书作者,不严谨。
周易的成书时间一直没有定论,一部分认为成书于西周初期,即文王所制。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上世纪初叶,学者李镜池在《周易探源》中反对西周成书论,并提供了证据。我实在想不起来详细的证据内容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证据中提供了在周易的书籍中有文王后世的内容存在于内,所以认为周易成书时间不在西周。但这只是对作者归属的论辩,并不是否定文王推演和建立了周易体系。
《周易》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我们中国原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有很多思想是由《周易》智慧的发展中而得来。所以,不用质疑它的价值。
周易虽名为周易,实际上并非周文王所著。自古传说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如今连山,归藏早已失传,只留周易存世。
周易的周,本人更认同意为周全,周而复始之意。意思是周易内容洞悉宇宙天机,无所不包,天地万物运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之意。
周文王应该不会low到用自己封号去冠名的地步,否则他对易经的研究就真的是白费了。
相传伏羲得龙马神龟所负河图洛书有感,继而演八卦,是为先天八卦。以此为基础后人逐渐推演丰富而成周易。
文王拘而演周易,讲的是商末纣王怀疑周文王有谋反之意,将文王囚禁于朝歌外几十里的羑里城,加以控制和监视。
文王在羑里深知自身处境,更是不敢有丝毫僭越。静心推演周易,并为六十四卦做了注释-卦辞和爻辞。
文王的卦辞相当于读书心得,为后人读易提供了便利。文王虽然只是一方诸侯,但要找本书来读,也不会有太大障碍。
文王之所以在这期间做这件事,也是为了表明自身并无谋反之嫌,身心都投入学术研究之中,避免杀身之祸。
周易被尊为百经之首,地位非常尊崇。其直接影响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大部分思想,道家,儒家,阴阳家,五行学等等。至于后来影响最大的法家,也是讲究天地之法,执行不怠,从天地自然的阴阳变化大道之中,参悟而来。
我们如今常用的否极泰来,谦谦君子,亢龙有悔等等成语名言都是来自易经。
这个题目有点大。部分观点可能与题主有出入,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我数年前曾经出版过一本关于《周易》的通俗读物,现在网上偶尔还能见到,为了避嫌,书名就不说,我只就我所了解的内容来回答相关问题。
我个人认为:周,并非蛮夷之地。
夏代最先也是始自渭水之滨,然后走向伊洛,进而建立夏代。大禹开始家天下,继位者启还曾回到陕西讨伐他的兄弟有扈氏,今天的户县一带。殷商也始自陕西,历史上一直有陕西之商与河南之商的争论,而主流声音也是此商即彼商,最后殷商从河南起家。至于周朝就不用说了。此为“人杰”。
题目中所说的“周国”,应该是周原。最早由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带领族人迁徙至此。周原遗址,其中心在今陕西宝鸡扶风、岐山一带。周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北倚岐山,南临渭水,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诗经》曾用“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赞美周原。自然资源丰富,此为“地灵”。
周朝的始祖为后稷,农耕文化的鼻祖,所以种什么以及在哪里种、怎么种,周人最有发言权。
周邦,也许其他文化上不如殷商。但是古公亶父有想法,用联姻的方法娶来殷商贵族出身的太任做儿媳妇。周文王的很多殷商文化来自他的母亲太任,并且周文王还娶了殷商帝乙的女儿大姒。两个聪明女人不仅给周文化补课,而且给周人带领了“社会地位”。
由于地位的提升和自己的奋斗,周文王生前已经升任“西伯侯”。即天下分成东、西和皇家直属,西方诸侯以周邦为宗主国,听西伯侯调遣。而且西伯侯有征伐大权,严格地说从他的父亲季厉开始就具备征伐大权。
综合以上因素,周文王的文化应该代表着时代的最高水平。因此《周易》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我的分析,《周易》既是时代的百科全书,又是时代的思想、行为指南。其哲理深邃,至今仍有深远意义。
朋友:周易是什么,其实它不神秘,说白了爻祗是一种特定的符号,卦祗是将爻在设在特定环境產生的感应所反映的一种状态。所谓感应必然是自然形态,它实则是一个公式。文王将384爻轮翻演绎產生的64卦是64个公式,也是说64种類型,或者说是自然界64种形态,而這64种形几乎囊括了自然界所有的变化。前面说到爻祗是一个符号,符号是通用的,可以根据所需设定,無论代表什么它都是在通过固.定的自然形态下在运作,所以反映的必然是自然形态,通过六親还原现像,也就是這么回事。之于商周文化這是学术界研究的课目,不需争论,也争不明白。
就文化引用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一段话。苏先生说:
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便被串在一起,成了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
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三家来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看成一连串的三代。汤武革命不是继承,三家各有千秋,可以互补。但还是周人的学问全面。周礼是国家大法,是周人建国治国的系统理论。以一个“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国家已经成熟的表现,殷人还未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为主。
———见苏秉琦:绕过中华大一统观念,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
学习《易经》,首先要学什么?读什么书?
李顺祥的六爻玄机是周易入门的一本好书。难,太难了。学周易千万不要贪快,一定要把跟基学好。特别是万物类像,一定一定要死记硬背,到了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像。数,理,占,像是第一重要的。
既然想学易学,多半是要学能占卜的术数!易经有占卜功能,但是他描绘事情比较粗略。与其他术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专业的预测师没有用易经进行占卜的。不过,64卦的框架结构和基本象义,许多术数都被借用。
易经以八卦为载体,共有64卦,每个卦配上卦辞,爻辞。通过摇卦生成64卦中的某一卦,通过固定的卦爻辞,套出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做比喻,摇出的卦,可以比做抽签。64卦,64个签。64个故事,64个事物事物发展场景!
但是,64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两个八卦叠合而成。八卦由阴阳符号二进制数组合而成。内部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映射出社会生活,人事关系的逻辑,所以八卦的内涵比抽签复杂一些!
具体看什么书,市面上任何一种《易经》都可以。大同小异,因为是经书,两千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
标签: 易经风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