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元宵节,是古代国人的情人节吗?有什么来由呢?
哪个少女不怀春。在春心萌动的季节,在朦胧的元宵灯影下,元宵节就是个撩妹子的好时候。
昏黄柔美的月光下,环境很甜腻,很魅惑,很暧昧,很少有机会出门的女孩子穿着节日盛装,徜徉在的五光十色的人流中,在朦胧的灯影里,看灯?看人?猜迷?还是猜心?
在传统道德约束下,古代女子,特别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很少有出门游玩的机会,而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例外,少女们或与家人,或与闺蜜结伴出游,而且是傍晚赏灯,你想想,平时很少出门的少女们,突然在灯会上扎堆,昏黄灯光到到处是年青美丽的面庞,这真是像给未婚的年轻男女提供了一个见面的相亲会。大家可以借着赏花灯、猜灯迷的机会,顺便欣赏一下美女帅哥,物色自己的心上人。
有人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中国古代虽有礼制度约束,但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灭人欲,从远古就盛行性崇拜,很多重大节日里,人们可以放开思想禁锢,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尤其是在二月春天萌动的季节,比如在正月十五前后的女娲庙会,就被人们当成一场所盛大的相亲大会,青年男女在到这里欢游作乐。《周礼》记载,“于不时也,奔者不禁”,说在这个活动中,情投意合的姑娘小伙,可以自由幽会,一但双方对上了眼,情投意合,可以找媒人订婚,也可以立马天为帐,以地为床,自由结合,这就叫天作之合,谁也不能干涉。
因此元宵节可以看作是古代不是情人节的情人节,起码是年青男女的狂欢节。很多描写男女之情的名句,都出在元宵佳节。
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理由,可以认定“元宵节”是国人的“情人节”!
一是从时间上来看,正月十五日,正是皓月当空的最佳时节。完全符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境和意象。
二是从内容上来讲,观彩灯,看烟花,吃元宵,应该是元宵夜的主要活动。古代有着“授受不亲”封建思想观念的靓男倩女们趁此机会出来约会,也完全符合情理。
三是跟现代洋人的情人节相比,更有情趣和韵味。现代人情人之间以玫瑰花,巧克力,定情物相送。虽然充满浪漫,但是缺乏激情。倒不如我国古代人“元宵节”的真挚纯朴,更有人情味儿!
所以,我倒是更倾向于的“元宵节”确定为国人的“情人节”。与“洋人节”相媲美,时间也相近,定会更胜一筹!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上元为天官诞生日(元宵节)、中元为地官生日(盂兰盆节)、下元为水官生日,古人常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为主。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古代女子家规甚严、注重礼节,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时是不允许随便出门抛头露面的,只有到了盛大节日普天同庆,才可以到街上赏月观灯,共度良宵。后来的人们利用元宵夜的热闹盛况作掩护,利用元宵节借题发挥成情人节,男女互诉衷情,同叙爱慕。像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谢邀请中午好:今天是大年正月十一,元宵节即将要到来了。而我今早上接到头条邀请提出的问题:
中国的元霄节,是古代国人的情人节吗?由什么来由呢?
元宵节在古代也叫上元节,因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 象征起始圆满,被称为良辰吉日,这一天人们交相余庆的延续。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观灯为主。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等,此外,不少地方元霄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大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古代女子家规甚严,注重礼 讲究的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平时是不允许随便出门抛头露脸的、只有到了盛大节日普天同庆,才可以到街上赏月观灯共度良宵、后来的人们利用元宵夜的热闹盛况作掩护,利用元宵节借题发挥成情人节。
标签: 元宵是中国情人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