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

ysladmin 9 0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题主这个问题完全颠覆了俺这些年的认真、认可和认识。

百了一下度,才知道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钱塘江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了,而他们祭祀的对象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在自刎之前,伍曾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珠子挖出来,我要亲眼看着这个国家灭亡。”

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第1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夫差知道这事后,气急败坏地把伍子胥的尸首丢入钱塘江中。百姓闻听后,纷纷取出家中食物,用叶子包好,丢入江中,防止鱼虾吃伍子胥的尸体。

随后,民众传言伍子胥化成了涛神,在江上兴风作浪,掀翻过往船只,溺死乘客。百姓认为伍子胥系冤死,所以有怨气。为此,每年到五月初五,大家都会划着小船,到江中祭祀。

后来,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有人认为屈原自沉汨罗江之后,有群众效仿吴地人祭祀伍子胥,来祭祀屈原。

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第2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代表,本是地方文化的说法,被全国接受。

端午处于春夏之交,气候变化,人们容易生病,千百年来,人们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补充营养,挂艾叶,配香囊……。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屈原忠君爱国,忧国。是当时人民理想和正义的化身。楚怀王客死他乡和郢城攻破后,屈原万念俱灰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民为纪念屈原,在五月初五殉难日,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纪念,流传至今…。(不妥之处敬請各位朋友指正)

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第3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端午节是由南方兴起的一个节日,关于它的由来,因为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许多都经不起推敲。

我认为,端午节的风俗有着复杂和漫长的演化过程,起码在最初时,不是为了纪念任何古人。无论是屈原还是伍子胥,都不会有如此强大和持久的力量,吸引普通民众每年按时去纪念他们。端午节中许多习俗背后的真正目的,是祀神和祭祖,是禳灾、送瘟和祈福。

我们来看看《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端午节的各种说法,其中罗列了纪念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勾践说等等,书中都一笔带过。

但是,在谈到这些说法之前,关于五月,关于五月初五,《荆楚岁时记》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论述,比如书中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又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看起来,这一天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禳毒和祈福。

宋代的《岳阳风土记》中,也提到竞渡,但那些船都是江边寺庙中的,竞渡从四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端午节,其目的也是禳灾和祀神、送瘟:

“四月八日,取羊桐叶、浙米为饭,以祀神及先祖。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择日下水,击画鼓集人,歌以棹之,至端午罢,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另一方面,古代的节日很多,除了春节,古人比较注重的节日有下列这些: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日,都和祭神、祭祖、祈福有关,都不是为了纪念任何人。

端午节当然众所周知是纪念屈原的,当时没有现代那么发达的传播工具,连报纸都没有,更别说上网了,是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流传下来的。

屈原,楚国爱国人士,是非常爱国的人士,当然了,自己满腹经纶,一腔爱国热忱,却遇到了昏庸荒淫的昏君,又受到别有用心的人排挤,很着急很委屈,所以作了离骚,又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世间皆浊我独清的感慨,看出来,是何等的清高,何等的有抱负,可惜得不到重用,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还是看破红尘投汨罗江自尽,结束自己的一生。

个人觉得这么有才的人,这么轻易死去确实可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中兴句便工!大可以向史学家司马迁一样,尽管受了宫刑,依然可以将自己的举世名作史记完成,名垂青史,一样伟大,两者虽然都是死得其所,但是为世人留下旷世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让人钦佩。我想如果屈原利用慷慨赴死的气概和精神,定下心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将自己的心胸,自己的才干,自己的治国之略,自己的爱国之情,写成典籍,留与后人岂不是一件流芳百世的快事,比慷慨赴死让人们记住效果更佳!各位看官您觉着呢?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生命轨迹公元前340一278年,是楚国丹阳秭归人;伍子胥生于春秋末期,他的出生年月史书不详,百度时间为公元前559一484年,俩人都是自杀而亡,屈原忧国忧民,开创了楚辞文体流芳万世,伍子胥一介武夫,虽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但他掘墓鞭尸前主,后人对他评价不高。

古代几千年死了那么多名人,为什么只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这个是我端午节之前发的微头条,直接复制过来的。应该可以回答你问题。

  •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一直以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现在才知道投江那天是端午节,然后吃粽子和划龙舟才是为了纪念他,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就都混合在一起了。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吴越地区的部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祭拜龙祖演变而来,所以又叫“龙舟节”、“龙节”,所以有的地方有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由于唐玄宗也是初五的生日,为了避讳所以改成十二地支中的“午”,因为这个“午”在十二地支中也是代表五月的意思,“端”有初的意思。所以就叫“端午节”。

纪念屈原是因为,楚怀王听信奸臣谗言,导致屈原被流放,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怀王客死他乡,悲愤交加的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龙水族等吃屈原的遗体,所以就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当然在五月初五还有好多的故事,比如纪念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吴王夫差晚年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但不采纳伍子胥的谏言,反而将其逼迫自刎。最终,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传说伍子胥死后成神,五月五日是祭迎伍子胥神灵的日子。另外一种是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曹娥的父亲不幸溺水,曹娥为寻找父亲,也一起跳到江中。三日后,父女尸身一起浮出江面。人们感叹曹娥的孝心,就在其投水之日设为忌日纪念。

端午节插菖蒲和艾草:

传说,黄巢起义以后,在行军途中遇到一个逃难的妇人,见她抱着大的领着小的,便问她为什么不抱小的领着大的,妇人说大的不是她自己的,是大伯家的,如果跑不掉的时候就把小的丢掉,好给大伯家留个独苗。黄巢听后非常感动,便顺手从路边拔了两株艾草,并给她说:“有艾不杀,你回去后告诉穷人,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于是该妇人回去后,将此法转告给了众乡亲,于是平安无事,以至后来便成了习俗。

五彩绳(五丝):

这种习俗多见于北方,端午这天给小孩用五色绳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有的地方叫“扎五丝”,所以端午节也叫小儿节,五彩绳的五色代表着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意,相传可以驱邪迎吉。约定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要将彩绳摘下扔到雨水中飘走,以象征远离邪恶、烦恼和疾病,忧愁。

中国自古至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数,英雄豪杰辈出,为什么只有唯一的以人为纪念的端午节作为法定的节日。

我认为主要是屈原的精神和气节以及他对祖国诗词文化的杰出贡献这三个主要原因。

一,屈原的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战国时期,战乱不断,作为楚国的闾阁大夫,身居要职,为楚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岀谋献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楚王在听进小人谗言后,把屈原罢官流放后,屈原却没有背叛自已的国家而投靠他国,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屈原这样的人才,多少国家求之不得,但屈原在自己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却一如既往热爱已的祖国。在得知自已的国家被秦国攻陷后,屈原含寃自投汩罗江,这种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

二,屈原的气节

屈原作为楚国大夫,为楚国人民能过上好的生活,不断向楚王提岀自已的看法和意见,在遭到楚王否决后,仍然坚持不断进言,表现了屈原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气节,在罢官流放的日子里,屈原不妥协,不自暴,不投敌,表现了屈原高风亮节。

中国传统节日除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还有寒食节,纪念的是春秋时期晋国重臣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为躲避祸乱,带着几位家臣在外流亡十九年,历尽千辛万苦,在路过卫国时,被卫侯卫毁拒之门外。
重耳绝粮,差一点儿饿死,介子推暗中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和着野菜煮成汤给重耳吃,重耳这才捡回一条命。


当时重耳一文不名,朝不保夕,介子推只是出于忠诚才这样做的,绝没有投机的意图。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鼎力扶持下回到晋国,登上晋国国王的宝座,开始册封那些与他共患难的群臣,直到此时才发现,那个割肉啖君的介子推,竟然在晋文公复位后已经悄然离去。
介子推回到家,对年迈的母亲说:主公得以复国,那是上天的保佑。我没有办法像其他臣子那样贪天之功(成语贪天之功的来历),所以就此归隐。
介子推母亲有些不甘心的说:“你高风亮节,视功名富贵为粪土,可你毕竟与重耳有君臣之名,临行也该和他辞行才好”。
介子推道:“既然决意归隐,再去辞行就有邀功之嫌”。
他母亲见儿子去意已决,只得随介子推回到定阳(山西介休)绵山隐居。


介子推走后,他的好朋友解张打抱不平,在晋文公的宫门前留书: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晋文公见到解张的留言后,羞愧难当,连夜率领群臣来到绵山,但始终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
有一个叫魏犨(音丑)的大臣,出了一个馊主意,从三个方向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
此时正值晚春时节,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母子出现。
大火熄灭后,晋文公依旧不死心,发誓要一定要找到介子推,派重兵继续搜山,几天后,士兵们终于在后山的山谷中发现了介子推背负着母亲,靠在一棵柳树旁,尸体已经烧焦了。
晋文公在介子推母子的尸体旁放声痛哭,悔恨不已。


晋文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把介子推老家命名为旌介村,故乡定阳改名为介休,他隐居的绵山改名为介山,隐居的山洞修建介公祠(1942年被日军烧毁)。
除此之外,晋文公还把烧焦的柳树做成木屐,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听到木屐发出的声音,就悲恸万分的呼道:悲哉,足下!后来人们将最忠诚,最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

火焚绵山时,正是清明节的前三天,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全国从那天开始一个月内不得举火做饭,只能吃冷饭,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第二年清明节,也就是绵山大火熄灭的那一天,晋文公率群臣又一次来到介山,发现去年被烧死的柳树发出新芽。晋文公认为这是介子推显灵,便将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还要晋国百姓家家户户门前插上柳枝,为介子推招魂,这也是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认为长达一个月的寒食节太影响民众的生活,发布《明罚令》,规定寒食节缩短为三天。宋代以后,蒙古人命令寒食节缩短为一天,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太近,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了。

标签: 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