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是什么日子

ysladmin 9 0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烧纸到底是民俗还是迷信?

祭祀烧纸是千年传承下来的民俗。这不是迷信!是人们对离去亲人情感上的表达。现实生活中发现,不管他的社会地位高低。都不会拒绝这种祭祀方式。

近几年从烧纸发展成烧“汽车”,“电视机”,“电脑”,“电冰箱”,“手机”等。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认为“那边”的人真能收到,在“那边”实现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正常使用。

我本人也烧过好多“电子产品”。在心理上认为就是表表心意。过去老人没用过手机。传送一个“手机”过去让他“使用”。大环境造成的。别人烧也跟着烧。随大流而已。我也问过别人,咱们烧的“电子产品”他们那边有电吗?

7月15日是什么日子-第1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宇宙空间是很复杂的。各维度有自己的规律,定理和法则。三维空间烧的纸只是符合物质不灭定律而已。也不会穿越时空进入别的维度中。

佛家讲有“六道轮回”。那么“六道”中的“人”会在自己的空间(维度)中生活!这种跨维度传递商品是不可能实现的!

你要是真信了能跨维度传递那就真是迷信了!

7月15日是什么日子-第2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月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四)月半节,也称中元节,是祭奠逝去的亲人,祭拜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烧纸祭拜也是传统习俗,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并非封建迷信活动。只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怀念方式。

中元节,在广东又称“鬼节"。据说是鬼的节日,无论大鬼小鬼,老鬼少鬼,男鬼女鬼都在这一天出来溜达。这个传统节日老广们是很重视的。除了家家户户俱三果六品,焚香点烛,还要烧纸元宝(火纸做的金元宝)。有些工厂这一天甚至要放假庆祝。在四川一些地方,七月半是七月十四提前过。月半当天家家户户要俱好酒好肉,焚香点烛,还要写袱子(一种祭拜亲人的文书,各地格式不一)。吃饭之前要扣头把逝去的亲人们接回来,假装一家人还在,大家愉快就餐,饭后再把他们扣头送走。之后还要把袱子和纸钱烧给他们,以保证他们在阴间能有钱花,也籍此希望获得祖先们的庇佑。这是人们一种朴素的愿望。跟迷信活动无关。

中元节每个地方的过法都不一样,除了烧纸钱之外,有的地方还放河灯或者天灯,方式不一样,同样都是人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怀念。网友们,你们那里中元节怎么过呢?

7月15日是什么日子-第3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把这一天称为中元节。不过每个地方对于这一天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西南一些地方是过7月13,也有些地方过的是今天7月14,多数地方是过7月15的。那么在这一天祭祀烧纸,是属于民俗还是迷信呢?

我个人觉得在7月半这一天,祭祀先人烧纸,可能确实是在现今不太妥当,有更文明、更安全的方法。但要讲祭祀先人,是迷信就有些过了,应该是属于民俗才对。原因下面我给您们讲下:

在我们传统的节日当中,对于祭祀先人的节日有清明节、重阳节、冬至节(我们当地有几个乡镇,他们给先人扫墓,不是在清明,而是在冬至)。

至于为何要祭祀先人呢?我觉得是因多数的人,都有着追根溯源的思想。并且很多人对于现今所能过的生活,都应怀有感恩的心。我们不去讲那些大的道理,有了先辈的付出,才能过上现今的生活。

就以自己小家来讲,对于家中逝去的长者们,是不是该怀有一种缅怀亲人之情呢?有人可能会讲,缅怀亲人非要选择中元节或清明节吗,其他时间就不能缅怀了吗?

这其实就涉及到农村的民俗文化了,大家为何要都选择在这一节日去祭祀。

主要是在传统的文化当中,对于这个节目有神话的故事,虽然这些神话故事是封建迷信的。但之所以让广大农民们接受,不正因为那些故事是有好的意寓在里面。

至于有人讲到祭祀非要烧纸吗?这个在现今确实是不提倡的。

但不提倡也不是因为迷信的原因,而是有人讲到祭祀烧纸会污染空气,也容易引发火灾。可以用鲜花祭祀的方法去代替,这样会更加的环保些。

综上所述,7月15中元节,是传统的民间祭祀节日,这个肯定是属于民间的传统的习俗了,并不能把它们归纳成迷信的行为。

就是祭祀时烧纸,也只能讲是农民们思想还没转变过去,他们不像城市一样,是用鲜花去祭祀。你可以讲这种原始的祭祀方法,不符合现今,但不能说祭祀烧纸就是迷信。

对于七月15中元节祭祀先人,您觉得是烧纸好,还是用鲜花祭祀呢?

我觉得是风俗也是迷信,但我昨天晚上也给我的前辈烧了纸的,是我女儿叫我烧的,年轻几十年都未信过,现在过了古稀之年,爱人又刚走了,烧点纸祭奠一下,因为中国不知那一年就有农历七月十五月半节,又名中元节,每年在农村都要烧钱纸,用新米饭,祭奠过世的老人,以示怀念,也是一种封建的民俗。可能一下还不能消失吧!虽然现在到了人们生活幸福的时代,我觉得下一代再过多少代都不能忘记祖宗,我们这天能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前辈们的辛勤劳动,为了使下一代的幸福,多少老革命,多少父母亲不辞辛苦,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虽然祭奠的方式不同,但传递的是正能量的表现,是中国孝道的表现。但注意防火就行了。

不只是七月十五中元节,逢年过节带着孩子祭祀先人,即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后辈尊老爱幼的教育,也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传统民俗,但祭祀形式要提倡文明祭祀形式,尽量避免过分奢侈的不健康形式。

满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传统节日,当然,他们也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春节和元宵节。

满族作为最后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它可以说在很大范围内都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不像元朝那样排斥汉文化,鼠目寸光,所以成为了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

满族人马背上得天下,所以节日期间都要举行跳马击球的体育活动,譬如在頒金节上,人们宰杀羔羊,点起篝火,载歌载舞,进行跳骆驼,滑冰等等的节目,好不热闹!据说頒金节乃满族人族庆之节日,所以,这是满族人最重视的节日,即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三日。

至于添仓节,顾名思义,寓意仓库丰收的寓意。人们煮好高粱米饭,用青秸秆编织好小木马的形状,然后插入饭盆中,置于仓库高位,祈盼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即每年正月二十五日。

还有一个虫王节,作驱虫之用。人们杀猪宰羊,献祭虫王爷。据说,他们有特定修建的虫王庙。满族人民对这个节假日也特别重视,毕竟人以食为天,祈求庄稼不被虫患,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即农历六月初六日。

其实,满族人还有很多其他节日,都算得上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这些都表现了满族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文精神!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六,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标签: 7月15日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