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十四

ysladmin 9 0

七月十四过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四在部分地区是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此时一些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农作物祭供,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因此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1、放河灯

7月十四-第1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7月十四-第2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

7月十四-第3张图片-滋味星座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七月十四,是农历七月十四吗?在福建,有的地区农历七月十四,过的就是七月半,俗称鬼节。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这边的习俗大概就是祭祀祖先,也有的地方八月份介祭扫。扫墓时贡品少不了鸭子,祭扫过后,全家人都要喝鸭汤,吃鸭肉,预意全家平安,有先人保佑庇护。同时,这一天晚上不要外出,以免沾染邪气。

七月十四是什么意思?

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农历七月十四日,也被称为鬼节或中元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和亡灵,以示对逝去亲人的尊敬和怀念。

人们会在家中或墓地设立祭坛,燃香烧纸,供奉食物和饮品,以供祖先和亡灵享用。此外,还会举行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以驱逐邪灵和祈求平安。

这一节日也被视为人与鬼魂之间的交流时刻,人们相信在这一天,亡灵可以回到人间与亲人团聚。七月十四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的重要时刻。

农历七月十四为什么叫中元节?又有哪些传统风俗呢?

中元”即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在广大南方地区,俗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

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上元为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元为十月十五。中元节与清明节、宗族等一道,是作为祭祀崇拜祖先的重要体现,

我们当地中元节叫"七月半",传统祭祀祖先、亲友的节日,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南墙站,这句老话,中元幽影倩,月圆引魂归。这几天夜晚一般不独自外出,衣服晚上不能挂外面,夜晚不让小孩外出,怕孤魂野鬼撞上了。

中元三天,已故亲人可以从地府走出,重回阳间来,所以,我们当地就有给亲人烧纸钱,放馒头,也有放河灯的,照亮亲人回家的路,

在中元传统鬼节的习俗,大家寄希望于这三日祖人能够从酆都复出,来到人间“再食一回烟火”。但“此烟火非彼烟火”,为后辈为祖先特意准备的,寓含了孝道的含义在其中。而且中元节亲人给祖先烧的纸钱据说亲人自己能收到,所以我们当地子孙后代都在中元节这几天祭奠祖先。

河堤山坡公路前

家家儿女化冥钱

悼愿天堂魂顺意

福添晚辈佑平安

标签: 7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