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须要做志愿者吗做够多少个志愿时才能毕业?
不用,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做48小时,有时候60小时左右才可以。
1,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志愿者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导致各国政府支出崩塌,发展义务工作以解决社会上不胜负荷的需求。2015年9月14日,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是中国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领域第一个全国性行业标准。
2,志愿者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我们也是必须做够一定的志愿工时,个人认为十分不合理,既然是“志愿”就不应该强制,要么就改成“大学生义务劳动”也行。另外,这东西水分极大,有的社团内部干俩小时搬桌子的活记八个小时的比比皆是,除了培养出走关系的那一套之外没看出有什么意义。
引力波的速度是多少?
人们熟知的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牛顿认为是一种即时超距作用,不需要传递的“信使”。爱因斯坦则认为是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称为引力波。
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
1959年,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韦伯发表了证实引力波存在的消息,这引起了世界物理学界一阵狂热的激动。事情是这样的,韦伯等人制造了6台引力波检验器,分别放在不同地点进行长期的检波记载。结果发现在各台检波器上都记录到一种相同的、不规则的“扰动”,并证明它并不是由声学振动、地震、电磁干扰或宇宙线干扰等引起的,因此,他们认为“不能排除这就是引力波”。
公式计算
由E=mc^2、E=nh(J)、F=am、λν=c、q=h(J)*ν得:F=aE/c^2=nh(J)a/c^2=nh(J)/(t*c)=E/c*t=nh(J)*ν/c=nh(J)/λ=E/λ。a=c^2/λ=ν*c。
由a=ν*c,将a替换为重力加速度g,再由g=ν*c,就可以计算出地球重力场引力波的频率。即ν=g/c,地球表面重力场加速度g=9.80米/秒^2,光速c=299792458m/s,则ν=g/c=9.80/299792458=3.2*10^-8(1/s)。
而对应的引力波的波长则是λ=c/ν=299792458/3.2*10^-8=9.3685*10^15(m)。
爱因斯坦虽然在在其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却是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
而拓变论发现新的事实,却是引力波是引力场本身的属性。事实上引力波无处不在,在整个宇宙范围内到处都有到处都是,只是随着引力场强度(正比于g)不同而不同。
引力波也不是什么过去遗留下来的,而是引力场场强的另一种表现。
引力波的波长是如此之长,以及引力波的频率是如此之低,正是引力场强度之弱真实证明。同时我们也可以指出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是科学家把把其性质搞错了,主攻方向也搞颠倒了,其波长不是如何的短,而是如此的长,因此他们才探测不到。其实引力波是可以随时随地就可以检测到的,对应着此时此地的引力场强度或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探测到相应的引力波的波长和频率。根据地球表面引力波的如此情况作为参照对比,就可以基本知道电磁场、强作用场和弱作用场的大致频率和波长的数量级了。
目前人们已知的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强度分别是,强力其相对强度定义为1,其次就是电磁力为10^-2,弱力为10^-13,引力为10^-38。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的波长λ=9.3685*10^15(m)或频率ν=3.2*10^-8(1/s),来大致确定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场强度的波长与频率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的波长λ=9.3685*10^15(m)与频率ν=3.2*10^-8(1/s)。那么强力场强度的波长λ=10^-22(m)与频率ν=10^30(1/s),电磁力场强度的波长λ=10^-20(m)与频率ν=10^28(1/s),弱力场强度的波长λ=10^-9(m)与频率ν=10^17(1/s)。
由于宇宙空间场体的平均引力场强度要比地球表面的引力场强度低得多得多,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就要高的多,只是相对的比较一下而已。
引力波的速度可以按光速来等效,和电磁波一样,都以光速为计算依据。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已经检测到几个黑洞合并了,而未来的实验将会探测发生在此更远之后的事情,可以说能够探测到的在引力波、电磁波抵达时都已经探测到了,之后的宏观物质抛射就不会是光速了。在未来的引力波实验中,科学家将会回溯到首个恒星形成之前的时间,因此如果我们在恒星存在之前看到黑洞合并事件,那么我们就会知道那些黑洞并不是恒星的起源。
宇宙学家在黑洞合并事件发生后的很长时间里使用红移估量光的波长伸展与宇宙膨胀的关联,黑洞合并事件在一段时间内的进一步发展与较大的红移值相关联。我们对黑洞的合并观测、中子星合并的观测都基于引力波等于光速的基础,与理论是相符合的。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
红移的现象目前多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在这项引力波的研究中,天文学家在假设只有恒星起源的前提下计算了不被红移检测到黑洞合并的情况。红移值如果达到40,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后6500万年,红移值大于40,合并事件应该全部都不会出现。我们所做的这些观测和理论推测都基于引力波等于光速的基础。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引力波有关的内容。
这就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从万有引力定律中可以看出并未说明引力的速度,也可以认为引力是超距的。
万有引力常数是一个实验物理常数,用于计算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一般用大写G表示。
下面的图是一个卡文迪许扭秤的模型扭秤的主要部分是这样一个T字形轻而结实的框架,把这个T形架倒挂在一根石英丝下。若在T形架的两端施加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石英丝就会扭转一个角度。力越大,扭转的角度也越大。反过来,如果测出T形架转过的角度,也就可以测出T形架两端所受力的大小。在T形架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小球,再在每个小球的附近各放一个大球,大小两个球间的距离是可以较容易测定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大球会对小球产生引力,T形架会随之扭转,只要测出其扭转的角度,就可以测出引力的大小。当然由于引力很小,这个扭转的角度会很小。怎样才能把这个角度测出来呢?卡文迪许在T形架上装了一面小镜子,用一束光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的光射向远处的刻度尺,当镜子与T形架一起发生一个很小的转动时,刻度尺上的光斑会发生较大的移动。这样,就起到一个化小为大的效果,通过测定光斑的移动,测定了T形架在放置大球前后扭转的角度,从而测定了此时大球对小球的引力。卡文迪许用此扭秤验证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这个数值与近代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测定的数值是非常接近的。
再来看一下与引力波有关的几次探测事件。
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由质量分别相当于29个、36个太阳的两个黑洞合并时发出,距离地球大约13亿光年。
标签: 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