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后第几天?
这是一个日期计算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首先确认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1月10日。
确定冬至的日期。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
计算从今年的冬至到今天的时间差,即2023年12月21日(假设今年冬至为12月21日)到2024年1月10日的时间差。
(1) 2023年12月21日到2023年12月31日,共计10天。
今天是冬至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22日。冬至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白天会逐渐变长,夜晚也会逐渐变短。因此,冬至也象征着阳气开始复苏,万物即将复苏生长。每年的冬至时间固定在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而今天是12月23日。以此为起点,可以计算出冬至后的任意一天是第几天。
今天冬至几点几分?
今天的冬至是2023年12月22日。根据中国标准时间,冬至通常在北京时间上午9点28分左右。请注意,具体的时间可能因地理位置和年份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天文台或相关资料来获取准确的冬至时间。
今日冬至,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计算冬至的时间呢?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3日,因为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和清明一样,冬至日被称为“活节”。
一年三百六十天,分为二十四节气,又将夏至和冬至分为,阳盾和阴盾,而夏至后十二个节气为阴盾分别是: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风,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为阴盾。冬至后为阳盾分别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掠蛰,春风,晴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为阳盾。
古人很厉害的,一根棍子,就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我们知道,古代人能掌握的科技实在太有限了,他们每天直接能面对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就是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中,古人有了方位的概念,时间的概念,包括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今天看来,都让人感叹了不起。
节气的创设,源于古人对太阳影子的观察。
我们知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每个物体都有影子,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古人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并且记录了这种变化,这样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昼夜、四季和节气。
最早古人就是在平地上竖一根棍子,观察这根棍子的日影的变化。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一年中,这根木棍的日影的长度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其中,夏季的一天正午的日影最短,这一天太阳的位置最靠南,所以把这一天叫作“日南至”,也叫夏至;而冬季的一天正午日影最长,这一天太阳的位置最靠北,所以把这一天叫作“日北至”,也叫冬至。
古人就是这样算出了“冬至”。
那根竖着的棍子叫“表”,横在地上的做记号的,叫“圭”,合起来就叫“圭表”。
我们现在已经有的资料证明,最迟在我国的春秋时代,我们的古人就已经确定了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
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古人怎么知道冬至就在12月22日左右呢?其实古人根本不知道冬至在这一天在这个日子。
古人只知道冬至日,就是影子最长的那一天,而一年中,也只有那么一天。
古人发明一种仪器“日晷”。用来测出太阳投射的影子,它不但能测出白天12小时的时间。还用日影最长的是冬至”、日影最短的是“夏至”。也就说“日晷”根据日影的长短数字能测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古人还能观测北斗星的把柄所指的方向测出节气。
古人是怎样计算出“冬至”日的?我们也无法穿越至古代,现就凭自我感觉来说一下吧?
太阳朝起日落定位法 :每年在冬至前后的日子里,人站在某一个固定位置,观测太阳起山和下山的地标位置,若太阳不往南再移动了,或往北回归,这样初步大致能确定冬至日期。
中午根据日影长度计算法: 就是在空旷处立一杆,太阳越往南,斜射的阳光投影就越长,日积月累,数据就出来了。
滴漏计时法: 古人根据滴漏来确定时间,哪一天白昼最短那一天就是冬至。象古代不是说小姐绣花“吃了冬至面,一天要长一条线”,这姑娘们每天多绣一条线不就是时长吗?
根据星座的移动轨迹: 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天狼星的移动位置。
古人可能还有其它的测算办法,古代的古人既然能测算出太阳的运行规律(实际是地球转动),都是有很高智商的人,还要有悟性,更要有专业的精神,耐心的精神,敬业的精神。
标签: 今天是冬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