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谢谢朋友,我来介绍一首过七夕的古诗。
《七夕》 宋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这是以“巧”字立骨的刺时之作。由七夕节的乞巧引发而来。
过去,每逢七夕,妇女们都在庭院摆上贡品,祈求织女传授女工之巧。
于是,由“巧”字而借题发挥,诗人感慨万端。
首先,责怪天下妇女。牛郎织女相会,一年才一次,你们这个也“乞巧”,那个也“乞巧”,人家还咋相会,就没想想牛郎心里啥味?——这就是前两句“违规牛郎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后两句由“巧”字引出歧义,让人自然联想到“巧诈”、“巧取豪夺”、“巧言令色”等带有“欺诈”意义性质的“巧”。
于是诗人慷慨,“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年年都向人家传授巧技,可哪里知道世人已巧(欺诈)到什么程度了。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最终,演化成今人的情人节。
其实,古人七夕不秀恩爱。传说织女手巧,能织出云彩一样的天衣。为了让自己也能拥有和织女一样的巧手。古代女孑在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去,叫七夕乞巧。
相传七夕还是魁星的生日。魁星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据说,主掌考运。古人中状元,叫一举夺魁。所以,想求功名的读书人会跪拜魁星。
还有什么七夕哂被,晒书等。
七夕,古代叫“乞巧节”。行酒令里说的“七个巧”就是这样来的。
根据《荆楚岁时记·七月》里的记载,古人过上这种乞巧节是在南北朝时。
对于女性来说,当时的“七夕意义与现在不同。这时女性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是一种斋醮,以乞求巧艺,即女红。
最早的七夕,其实不是老百姓的节日,而是官方节日,源于七曜,代表七政。
也就是,七夕的源头是北斗七星。
《史记·天官书》里就说: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尚书·大传》里说: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马融注: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
所以,其实直到汉代,七夕都是七月初一过,而且属于朝廷典礼,与一般百姓无关,跟搞对象更没关系。
人们发现牛郎织女星非常早,先秦时就有记载了。
比如《诗·雅·大东》里就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是从两千多年前的传下来的。很多史料记载表明,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人们会将瓜果吃食全部摆到院子里和家人一起赏月,还会将准备好的五彩线和九尾针拿出来,家里的女眷会对着月亮穿过去,祈求自己会像织女小姐姐那样心灵手巧,所以七夕节也被叫做“乞巧节”。
蛛网应巧
大家看到蛛网别害怕哈,这个蜘蛛网怎么会出来捏?这个习俗是南北朝有的,这会儿的人们发明了新的习俗。他们会在七夕的那天捉蜘蛛,然后把它们放到盒子里,等第二天再打开看,有网就是讨到巧了,没网就是没讨到。到了唐代换了一种判断方式,如果盒子里面的蜘蛛网非常密的话,说明昨天讨的巧多;如果蜘蛛网稀疏的话,说明讨的巧少。
投针验巧
这种过法是明清时候人们最喜欢的。现在的人们不兴晚上玩了,在中午的时候,妇女会把一碗水放在日头下面,然后将手中的针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有的水纹倒影像细丝一样能描绘花纹,有的像花,有的像小鸟,还有的像风景画,这种的就是好兆头;有的波纹特别粗,这种的就是没讨到巧的。
种生求子
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在七夕这一天求子。古人会在七夕节的前几天找个小木板,然后把黍米、绿豆、小麦这些作物的种子洒在木板上,然后天天洒水培养,等它们生出来嫩芽以后就把它们用绳子绑起来摆在外面,这种的叫“壳板”。还有的将这些嫩芽洒在水面上,也是看波纹判断有没有讨到巧。除了这些习俗,还有习俗就是把蜡制的娃娃玩偶扔在水里,可以祈求生孩子。这个有点小恐怖,小编看到会吓死的。
除了向织女乞巧,人们还记挂着那头帮助了牛郎的老牛,在七夕这天,孩子们会把采来的野花做成花环套到牛角上来纪念老牛的牺牲。
标签: 团拜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