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上巳节的风俗最早起源于周朝,兴盛于唐朝,衰落于宋元,直至民国十九年改为三月三,并废“上巳”之称。
起初在上巳节期间会进行一种水边祭祀活动,通过洗濯身体,来驱疫辟邪,除去旧年的不祥,后来扩展了祭拜高禖、临水浮卵、曲水流觞、踏青、赏花、会男女等节日活动,包含了人们祈福护佑的节日心理。经过长期传承与发展,上巳节在节日性质和内容上发生了较多变化,虽在汉族地区逐渐衰落,但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壮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畲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多彩纷呈的展现形式,各具民族特色,同时也表达了各族人民的美好心愿。除此之外,上巳节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流行
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所以这天又叫“上巳节”。三月初三多逢巳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上巳也称为女儿节。
三月三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它最早源于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在汉族民间,三月三被称为“上巳节”或“三月节”。相传,这一天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疾病消除。同时还要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竞技活动,如踩高跷、踩踏歌、抬花轿等,以表达人们的欢乐和祈愿。三月三已经成为了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风俗、活动?
来历: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壮族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所以说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乜掘于是就被尊称为龙母,各地祭拜的神庙都朝向大明山。 之后便有了壮族人传统上扫墓的时间定在三月三。人们会在三月初一的时候,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三月三的时候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
标签: 三月三的风俗和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