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源自于“上巳节”。“上巳节”原指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因为冬去春来,气温明显上升起来,古人相信在这一天去水边用水来洁净身体,会涤除秽污和不祥,称之为“修禊”。
后来,在曹魏时把它固定为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并把原来的“修禊”进一步演变成为到水边宴饮,到郊外春游的节日,在民间影响颇广,深受人们喜爱并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的由来。
其实,“三月三”不单单是汉族的节日,其它各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等民族的人们,也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活动及聚会。特别是青年男女,穿着本民族的节日盛装,纷纷走出家门进行山歌、舞蹈等一类的庆祝聚会活动。
尤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把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当成法定节日,进行旅游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过来观光旅游,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农历三月三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我们国家地域比较大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旅众多,所以说同一节日在各民族中过法各异。比如今天说的主题三月三日,汉族在远古时三月三日是一个相当浪漫的节日,不分男女老幼都出去玩耍,还有一种说法三月三是古巳节,纪念一位黄帝的节日。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盛大节日,相传是纪念歌仙刘三姐的节日故称歌仙节。侗族三月三称花炮节,苗族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异样不一一列举。新中国成立后把三月三日定为爱耳日,希望大家爱惜这个既有健康又有风趣的节日。
小时候常常听到老人中家里唠叨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从江边走。大概是因为刚刚进入春天,“春天的天气,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到了江边可能回遭遇不测吧。
言归正传。三月三,也叫作上巳节。 汉代以前规定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 三国 魏 以后改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 《晋书·礼志下》。
《周礼·春官·女巫》称:“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唐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上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艺文类聚》卷四引《夏仲御别传》:“ 仲御 诣 洛 ,到三月三日, 洛 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軫,并至南浮桥边禊。”(一同乘坐车马,到江边进行祭祀,以除不详之物)。
唐 杜甫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 水边多丽人。”
另外,三月三还是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
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总之一句话,春天来了,气候边暖,各种有毒有害之物也出来骚扰老百姓,三月三祭祀一方面求得上天了庇佑,另外也可以举行一些迎春的活动。
法定规定9月1号是什么节日?
9月1日的节日:1、利比亚国庆节2、中国台湾记者节3、希腊新年4、斯洛伐克宪法日5、乌兹别克斯坦独立日6、俄罗斯知识日7、新加坡教师节中国大陆一般是中小学开学日扩展资料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9月1日这一天在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寓意也是不一样的。每年的9月1日是我国中学生的秋季开学日,同时也是我国台湾省的记者节。往国外看9月1日又是利比亚的国庆节,希腊的新年,斯洛伐克宪法日,乌辞别克斯坦独立日,新加坡的教师节,俄罗斯的知识日。在九月一日这一天,国际上每个国家所规定的节日,都是有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老话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向江边走”是什么意思?
三月三是指夏历的三月三日,到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忙着做田,要泡稻种,做秧田,大地到处都变成青色了。正是做田人打秧草的好时期,过去都在这时候准备积肥。〈打秧草就是在荒山辟岑上砍青草沤到秧田里做肥料)所以说三月三世上是没有闲人的。九月九就是到了重阳了,大家都知道是老人节,这时候天气变冷了。河岸的气温更低,特别是水面上,风更大些。所以是规劝老人不要在岸边走。免得着了凉。
三个国家级纪念日分别是什么?
中国在2014年通过立法增设了3个国家级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3个纪念日,都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艰苦卓绝的奋斗有关。这3个纪念日在设立当年,都有隆重的高规格纪念活动,习近平都出席,并在胜利日和国家公祭日发表讲话。
标签: 9月3日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