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取名为丘?从先秦到秦汉,古人又是如何起名与字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成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婴幼儿囟门凹陷,与营养不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好转。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仲”所代表是孔子在家的长幼排序,古时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是这样的,伯(或孟)最长,仲次之(也就是老二),老三是叔,季最小。如果兄弟再多了怎么排序呢?“皇氏五龙”排序是伯、仲、叔、季、少,但这种排序只适用于五个兄弟姊妹。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皆称叔。
对于古人取名或字,各有其用。名,一般单指人的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称呼其弟子时都用名,如称呼子贡为“赐”,是因为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古时男子在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则在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一般都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师长所赐。称呼字一般都是为了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朋友之间的相互称呼。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情况名和字的意思都是相通或互为解释,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孔子是一个尊称,他的本名叫:孔丘。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为什么叫孔丘有很明确的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意思是说:孔子出生的时候头顶是从四周向中间凹陷的,所以给他取名叫丘。
关于古人是如何起名与字的,给您分享一个视频~您就明白了!
视频加载中...
谢邀
孔子取名为丘,有两种说法。
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意思就是指,孔子头顶中间低四周高。
二、在《孔子世家》另外还有一句“祷于尼丘得孔子”。
意思是,因为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山祈祷时生的孔子,所以取名为丘。
至于具体是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可能两者结合,才是正解。
从先秦到秦汉,古人起名与字还是相对随意,比较好理解的。
先说取名: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左传·桓公六年》
谢谢邀请,先回答您的问题: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据说孔子出生时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并且孔子排行第二为“仲”。故名“丘”,字“仲尼”。
文:枯木
如何取名其实古代人比现代人要科学,因为即有姓氏,又有名和字,即便是重名重姓,然而很少重字。我们就来简单谈谈。
姓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符号,有名有姓,名是个人独享的,姓氏则是和别人共用的。古代是先有姓氏后有名字,“姓”从“女”从“生”,代表古代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血缘关系,也是部落的总称。而“氏”则是部落扩大后下面的分支,同属于一个“姓”,但是不是一个部落,比如古代有名的“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皇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陶唐氏)、舜(有虞氏)等,都是同一祖先,但是氏族不同,氏族代表着来历,也代表着贵族之类身份。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姓氏也越来越多样化,或祖先姓氏名字,或地名、职业、官职、居处等等,五花八门,非常丰富。
而名的出现则比姓氏要晚,刚开始就是用个人特征或者生辰来命名,以区别于同姓氏其他人,如夏商周很多统治者都是用生辰来取名的,如“孔甲”、“帝乙”、“中丁”等等。随着时代演化,姓名结合在一起,姓代表血缘关系,名代表自己,一般由家族长辈来取名。
古人除了“姓名”还有“字”和“号”,《礼记》里边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也是后来女孩未嫁人称为“待字闺中”的来历),本来是贵族特权,平民只有姓名,连“氏”都没有,更没有“字”。古人的“字”是对“名”的注释。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轲,字子舆(轲指具有两木相接的车轴的车,舆指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曰谥伯阳等等。在古代直呼别人的“姓名”是对那人的不尊重,表示尊重时应该呼对方的“字”。
标签: 堪舆术